【摘要】:“最美鄉村教師”是時代的楷模,“美”已不是單單形容他們的外表了。此刻,他們的堅持,他們的精神,是“美”的最好詮釋。他們并不完美,身上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為了學生,為了教育,他們把自己內心的小我壓到最小,把學校這個大家庭看得很重。他們的形象并不高大,但他們的精神和境界卻令人敬仰,這就是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稱號的可愛之處,也是他們的魅力所在。他們優秀的品格對于作為當代社會新興力量的大學生,具有積極作用。本文闡述了最美鄉村教師優秀品格的表現以及對當代大學生品格的影響,希望能擴大最美鄉村教師對當代大學生的品格影響力,使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最美鄉村教師;大學生;品格;影響
一、“最美鄉村教師”優秀品格的表現
“最美鄉村教師”是指扎根于偏遠山區,立足于三尺講臺,用自己堅定的毅力,偉岸的身軀,托舉著鄉村孩子的夢,引領孩子們走出大山,走向光明的特殊群體。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其人生價值的選擇既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核心,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社會道德的風尚。據此,“最美鄉村教師”所體現的樂觀向上、無私奉獻、堅守信念等精神,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成為當今大學生群體德育教育的重要精神文化來源和資源,并且讓大學生能夠活學活用,指導自己的人生。
(一)艱苦奮斗的精神
艱苦奮斗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一直以簡約樸素、不畏艱難、樂觀向上著稱于世。最美鄉村教師做為我國鄉村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傳承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最美鄉村教師在那交通不便、貧窮落后、人煙稀少的山區,經受著艱苦的生活條件,惡劣的教學環境。雖然一切都是困難和艱苦的,但他們在生活上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把教育事業當做自己一生最高尚的追求,在艱苦的環境中他們所能想到的已不是生活條件是否優越、舒適,而是始終如一的堅守,堅守著他們的崗位,十年如一日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傳授給孩子們知識,讓他們用知識武裝自己,走出大山,去更好的實現他們的夢想,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勇往直前、艱苦奮斗。
(二)堅毅果敢的擔當精神
縱觀“最美鄉村教師”,他們為鄉村教育付出了一切。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著孩子們完成他們的學業,房子破了,他們四處籌集資金,幫助孩子們建新校舍,沒有紙筆,他們籌集善款,為孩子們買文具。為了更好的和學生交流,他們不辭辛苦的學習當地語言以及教學生普通話。他們在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不計得失,只為學生有美好的未來。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孩子們的夢想,也用自己的高尚品格感染著自己的學生。在充滿競爭力、社會事物瞬息萬變的社會,特別需要堅毅的人格。他們的責任擔當充分體現在對學生負責、盡心盡力、對工作敬業、忠于職守、對社會盡責、無私奉獻,這充分體現了他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他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擔當的精神,腳踏實地、本本分分地工作,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
(三)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最美鄉村教師”有著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讓這些最美鄉村教師如磐石般堅守在貧困落后的山區。他們日復一日的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他們的青春和心血,他們在鄉村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功績,在平淡中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守護著一種信念。在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一呆就是十幾年甚至一輩子,他們把大愛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內化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自覺,確立遠大而又堅定的理想信念。如朱敏才夫婦,本可以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安享晚年,但他們卻選擇了堅守在鄉村教育事業的崗位上,他們在生活中節衣縮食,卻為孩子們募集捐款,為孩子們購買學習設備,他們已年過古稀,在艱苦潮濕的環境中身體嚴重受損,但他們卻樂此不疲,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最美鄉村教師”對當代大學生的品格影響
無論是朱敏才夫婦還是陳臘英等最美鄉村教師,他們值得所有人學習。他們在講臺上或者課下的故事以及背后的精神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更是影響著當代大學生,他們給予我們強大的正能量、鞭策著所有大學生,他們的經歷對大學生有巨大的鼓舞作用。
(一)提升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
在人生的旅途中,難免遇到坎坷與困難,因此,只有不怕困難和艱辛,勇于拼搏追求的人,才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懷揣著崇高理想的大學生,只有具備了艱苦奮斗精神,才能理性對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調整心態、勇往直前。在優秀品格的引領下欣然迎接挑戰,增強抵御挫折的能力,任何時候都能保持艱苦奮斗,昂揚向上的優秀品格,使寶貴的一生忙碌而充實。最美鄉村教師扎根基層、艱苦奮斗,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用頑強的毅力克服所有的困難,大學生應該學習他們樹立遠大抱負,在對現實和理想的反思和追問中,發現自身的差距,不斷覺醒,從而激勵自己去實現理想。
(二)提升大學生的責任感
責任擔當是一個人應該必備的品質,一個人若想在社會上有立足點,就要有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勇于擔當的品質。有擔當才會有追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堅毅果敢的責任擔當精神就是要求大學生要敢想敢為、對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不逃避。作為大學生,在充滿體挑戰的社會中具備堅毅果敢的責任擔當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不懂什么是責任,不注重責任擔當的培育,將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在遇到事情時要想著去承擔、勇敢的去承擔自己所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去解決而不應該是逃避。通過最美鄉村教師的影響和培育,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質,有利于大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三)提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當今社會是一個有利于自我價值的實現、才能的發揮發的社會,一個人的理想和才能只有在他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時候,才能被社會認可,一個人的價值也只有通過他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才能實現。最美鄉村教師的實現自我價值的取向,能為大學實現自我價值提供指引。最美鄉村教師都堅守著自己的理想信念即用愛教會學生快樂的生活成長,獲得知識,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夢想,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最美鄉村教師立足于現實的生活,倡導大學生腳踏實地、忠于職守、艱苦奮斗、勇于創新。引導大學生把握自身成長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使大學生將崇高的理想與現實緊密聯系起來,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四)陶冶優化大學生的健康情感
最美鄉村教師的優秀品質激發大學生的仁愛之心,當他人需要幫助之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伸出援助之手。最美鄉村教師積極向“善”的崇高人格,有助于大學生的精神振奮和善美心靈的陶冶與感化,不但解決了“什么樣的人是大寫的人”的困惑,同時也為大學生感恩集體、謳歌青春、追求幸福提供了榜樣的方法,使大學生內心更加充實。最美鄉村教師包含的優秀品格以平凡真實的形式感召大學生效仿,從而使大學生的心理結構得以躍升,道德境界得以提升,善美心靈得以形成,達到人性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最終使人在優秀品格的培養與實踐中尋找到自我價值存在的意義。他們高尚的思想品格和只行好事,不問前程,不計名利的人生態度,對大學生具有“篤實躬行”,正人先正己的榜樣示范作用。
作者簡介:苗孟琦(1993-),女,漢族,山西臨汾人,碩士,單位: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發展研究;
劉曉琴(1988-),女,漢族,山西呂梁人,碩士,單位: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