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認同是一個長期發展、積淀的過程,其原生內涵一般伴隨特定文化民族的形成過程;藝術設計領域的文化認同則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時至今日,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我們目不暇接,隨之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以及國外的各種藝術思潮的涌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本文將從室內設計的視角對文化認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藝術設計;文化;文化認同;室內設計
一、文化認同
1、概念
所謂文化認同就是對一個群體或文化的身份認同(感),又或者是指個人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產生的認同感。文化認同與身份政治相似并有重疊,但兩者意義并不相同。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認識,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
2、過程與形成
在社會生活中,文化認同總是與特定的文化模式相聯系的。從文明源頭上看,人類歷史上存在著豐富的文化與亞文化模式,帶來眾多的文化認同。這些文化認同之間存在著相互排斥、相互對話、相互滲透。
哪里有文化認同的危機,哪里就有文化認同的重構。從全球范圍來看,出現了歐洲共同體的文化認同,東亞共同體的文化認同。就中國而言,在國內舉辦官方祭孔,倡導民間讀經,法定傳統節日,在國外大量興建孔子學院,批量推廣對外漢教,試圖建立儒家共榮圈。而中國文化認同論者也積極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認同出謀劃策,或提出文化創新,或呼吁文化輸出或倡導文化自覺等。
3、思想誤區
當代對文化認同問題的認識存在著三大思維誤區:
一是主張以復興傳統文化來重建文化認同,二是將文化認同與現代性相對立,三是將文化認同與全球化相對立。
文化與人們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當代人絕不可能以古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復興傳統文化缺乏現實基礎,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認同;理性地權衡歷史與現實,只能立足于新文化傳統,創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類\"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構起真正的文化認同;在重建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應該理性地、批判地對待現代性與全球化。
二、室內設計
1、風格與流派
室內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性較強的設計學科具有不同的風格與流派。它的形成,是不同的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作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的特點。形成風格的外在和內在因素。風格雖然表現于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等深刻的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室內設計的風格主要可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及混合型風格等。
流派主要有高技派,極簡主義、解構主義、裝飾藝術、后現代主義等。
2、現狀與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專業的進一步完善,室內設計呈現出如下幾種趨勢:
(1)、室內設計的發展,適應于當今社會發展特點,趨向于多層次、多風格。即室內設計由于使用對象的不同、建筑功能和投資標準的差異,明顯地呈現出多層次、多風格的發展趨勢。
(2)、專業設計進一步深化和規劃化的同時,業主及大眾參與的勢頭也有所增強。
(3)、從可持續發展的宏觀要求出發,室內設計將更為重視防止環境污染的“綠色裝飾材料”的運用,考虎節約與節省室內空間,創造用利用身心健康的室內環境。
三、室內設計與文化認同
1、二者的關系
設計是一種造物的手段,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人類寄希望于通過設計來改造世界,改善環境,提高人類生存的生活質量。室內設計作為藝術設計領域的一個分支其主要是為人類構建和諧舒適的居住空間而服務,有兩個基本功能,第一是使用功能,第二是精神享受。
文化其實就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充分表達并升華每位業主的居室文化是設計的追求,根據每位業主的生活習慣、社會閱歷、興趣愛好、審美情趣的不同,家居的個性化、文化底蘊也就是設計師不斷進步的源泉。文化認同是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認同,是凝聚這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民族共同體生命延續的精神基礎。可以看出文化認同在室內設計中滿足了精神享受的功能。因此二者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文化認同為設計提供了創作的靈感來源,而文化認同則在設計中得到了體現。如室內設計中的中式風格就是對本民族文化認同的一種反映和體現。
2、文化認同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文化認同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時刻影響著設計的表現,在室內設計中尤為明顯。以家具設計為例,我國傳統家具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特的制作工藝和精美絕倫的造型藝術。以明式家具最為典型。這里面中國傳統文化對家具設計的影響可謂深入骨髓。在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家具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認同。即方方正正的造型,木質的榫卯結構和自然流暢,協調統一的家具線條,在我國家具設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世界范圍內影響甚遠。
還有一點在室內設計中尤為突出,就是中國風水學的應用。這一文化認同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未曾出現。家具的擺放,室內陳設的布局,吊頂的造型,室內空間的劃分以及墻面的裝飾等都是通過風水這一文化認同進行設計,依據這一文化認同設計出宜居的室內空間,使居住著精神和心靈得到凈化。
四、未來設計發展中的文化認同
作為一種群體文化認同的狀態,縱觀設計發展史中每一個設計流派的出現,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化認同”。設計領域中的,“文化認同”不僅僅是抽象的符號,也是他的本民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他行為模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功能使用方式的一部分。文化認同雖然是“有意識”地按一種文化的邏輯保持與他的同構的聯系,但文化更多是內化現象,是一種已經成為無意識的自覺。
未來設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將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設計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往往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科技和文明發展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設計文化其實就是大眾文化。文化認同的目標應該是堅守和弘揚文化的價值和生活的信念。通過對文化的通俗化、大眾化并得到廣泛認同后,建立蘊含文化智慧和哲思的、具有吸引力和正能量的設計文化,并通過設計實踐(產品)去引導一般社會大眾,成為當代社會文化建設重要陣地之一。
五、結語
文化認同是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該過程既不能好高騖遠,崇洋媚外,也不能坎井之蛙和固步自封,需要設計者首先建立起對于傳統文化的深沉的熱愛,在設計實踐中大力宣揚符合時代特質的主流價值觀,弘揚基于民族文化認同的設計倫理觀念,為社會培育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度文化認同的設計人才,同時,海納百川,肩負使命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叢芹“‘.人際和諧’與‘中國生活方式’——呂品田訪談錄”[J].裝飾.2005(5).
[2]王曉紅“.發展工業設計: 建設制造業強國的關鍵”[N].光明日報,2005-01-19.
[3]楊永善.就我國藝術設計學科發展回答記者問[N].光明日報.2005-02-22.
[4]懷偉我國設計教育中的“文化認同”研究浙江杭州[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