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梳理國家和黑龍江省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方面的政策,對一些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期望進行了調研,對他們在創業中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措施進行初步闡述,以期拋磚引玉,供交流、借鑒。
[關 鍵 詞] 創業意向;創業服務;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22-02
最近這些年來,由于國家各部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不斷重視,陸續出臺了不少推動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黑龍江省的有關部門也不例外。這些政策正發揮著積極的導向作用,特別是政府和高校統籌力量,全面幫助大學生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極大地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激情。
一、國家和政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在發展中逐漸完善,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形式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變成了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尤其是我國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不斷增長,為此,國務院、教育部發布了不少關于就業指導的相關文件,從政策上指引大學生的就業。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信息化大潮不可逆轉,這為大學生群體的創業實踐提供了契機。作為我國經濟政治建設中最重要的人才組成部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也將成為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軍中至關重要的力量。為此,國家提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好了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和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部署要求,切實加大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為激發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2015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就全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和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公共服務等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意見的支持力度很大,政府各主體提出明確要求,讓大學畢業生更加熟悉、了解省情和相關國家政策要求,使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得到支持和啟發,他們的創業意愿明顯增強。
二、大學生創業意愿情況和存在的制約因素
黑龍江省大學生在創業意愿上明顯加強,但實際真正選擇自主創業的占比并不高,不到百分之十,絕大多數還是選擇考研、就業和出國深造,主要是創業需要具備更多條件和未知的風險挑戰,需要更加謹慎,而在積累社會資源、加強自身人力資本提升、全面提升創業素質、有了創業資金后,才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一)大學生在創業觀念上還需要明晰
大多數人將創業等同于創辦企業,沒有深入理解創業概念的廣泛性。同時,多數人把創業認為是創意,并認為好的創意是走向創業成功的基礎,有了好的創意才有好的未來。創意只是創業必要的一環,重要的還是具有強大的執行創意的能力,特別是團隊組織能力、市場風險預判能力。當前,大學生在創業觀念上明顯增強,愿意選擇創業嘗試的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之間。在問卷調查中、在創業選擇中,已能明顯地看到學生能理性地選擇創業,因找不到工作而創業的學生占比很低,絕大多數人畢業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進行創業,他們是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對創業的明確判斷,既不容易受創業的鼓動,也對創業失敗導致負債等風險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對創業要素和條件要求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并在做了準備后才進行創業,理性認知能力明顯增強,他們創業更多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當然也有改善經濟處境、更好服務社會的價值取向。
(二)大學生創業市場風險意識還不夠
主要是個體風險意識的承擔能力弱,許多學生擔心創業失敗遭受歧視,這類的比例和擔心創業后失業的比例接近十分之一。因為創業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有相當部分學生對自己面對未知的能力有恐懼感,這需要進一步做好思想引導。大學生考慮創業的意愿,對創意、資金和團隊的基礎條件關注較多,但對市場風險的認識還不到位,只有真正在創業的學生對市場風險意識的認識才更有體驗。許多大學生在創業認識上還較為理想化,信念、創意在大學生調查選擇的比例較高,其次才是工商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能,這種認識還較為理想,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是從書本上認識創業,缺少感性認識。而對不愿意嘗試創業的大學生則是繼續選擇深造或積累實際工作經驗。
(三)在創業服務中還有不盡完善、需要改進的地方
政府對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宣傳還不到位,學生對政府機構的扶持政策了解不夠。大學生創業在準入門檻上還需要降低要求,需要保障大學生的小額貸款,將貸款程序進行簡化,真真正正做到銀行和擔保公司實施一站式服務,簡化辦理程度。
三、提升大學生創業意愿的途徑和措施
(一)各級政府要加大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公共服務,切實加大創業扶持
政府應切實加強力量統籌,以高校為主體,整合社會、企業創業的各種培訓,創立各種各樣的大學生創業基地,如創業示范基地、創業見習基地、高校實訓基地等,特別是發揮好省級大學生創業基地的作用,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契機。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也應積極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專業輔導,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創業專家咨詢意見和創業問題診斷咨詢。要以有效的公共服務切實打消不少大學生進行創業的顧慮,并給予一些正面的激勵措施。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網站通過對政策的宣傳,將社會、高校、企業、政府、等各種資源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將這個網絡信息平臺的作用擴大。同時各級各地的創業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及人才服務中心對大學生一些基本服務要落到實處,將風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給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各種保障,積極引導各行各業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給予資金、政策、技術方面的援助。
(二)各高校要加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
黑龍江全省各高校應完善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進一步在創新創業管理機制上積極創新,把創業教育完全融入人才培養,貫穿于全程教學。創新創業的實訓教學需要健全,技能培訓需要不斷增強,各高校的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親自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利用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成立創新創業協會、沙龍、創客空間和創業俱樂部等,提供各種各樣的創業實踐活動。同時,進一步配齊與配強專兼職教師隊伍,配備專業與企業等師資力量,做好師資隊伍的培訓,建設一支強而有力的師資隊伍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真正實施,增強大學生自我創業意識的培養,給有創業需求的大學生提供免費的專業培訓機會。
(三)鼓勵社會各種組織營造大學生創業氛圍和加大支持力度
各有關社會組織應發揮各自職能,從多角度全面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特別是應組織、籌辦各類大學生創業培訓,舉辦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開展創新創業實踐,以有力的宣傳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創業。同時,加大對政策的宣傳和文化氛圍的營造,為大學生創業營造更好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在創業初期,都希望能獲得支持和幫助且愿望強烈,這需要金融部門、社會服務組織與政府機構加大扶持力度,為創新創業營造好的氛圍,促使創新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特別在創業初期,大學生創業者最希望得到的幫助是得到專業指導和風險基金,在創業融資方面更傾向于向親戚、朋友和同學等籌資,融資渠道還需要開拓。
通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想法和期望了解當前大學生創業的意向以及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客觀因素和在創業中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指導,為提升大學生創業意愿的途徑和措施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1]崔劍,朱美燕.大學生創業意向調查與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2]魏善文,張盛胤,孟繁杰.大學生創業意愿調查與研究[J].商業文化月刊,2011(11).
[3]鄒昊平.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調查研究[J].前沿,2012(21).
[4]魏玉東.大學生創業意向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