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高職教育進入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效益和內涵發展的新時期。然而現實中高職院校重技能、輕人文的片面發展觀依然存在。院校往往只重視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而淡化了人文素質教育,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從而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缺乏對高職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合理構建,造成學生高職不高質現象的產生,而單純工具型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加強高職人文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人文素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30-01
黃炎培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他提出了職業教育要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的大職業教育理論,職業教育要全面統籌、協調好個人、社會、國家的同步發展關系。職業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教育既要聯系生活實踐,更要做到與時俱進,與人的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進入新世紀,國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才技能的培訓和發展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黨和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極為重視,新時期社會賦予了職教工作者新任務,在大職教個性化、社會化、世界化的職教理論指引下要勇于創新,譜奏人文素養教育新篇章。
一、明確人文素養培養目標,構建人文素養課程體系
人文素養是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內在品質。其靈魂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養,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說是人文系統。人文素養課程包含多個學科,比如,政治、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健康、法學、美學、藝術等,正因為涉及學科門類廣泛,因此,人文素養課程體系的構建首先要明確人文教育的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構建課程體系。
從課程結構體系看,人文素質課程體系既包括學科課程,也包括實踐課程、第二課堂和當前信息化進程中快速發展的網絡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的修訂中,堅持必修課夠用,選修課高質量、范圍廣的原則,在政治、語言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健康、法學、美學、藝術等領域廣泛開發課程,以供學生選擇,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追求個性的需求。實踐課程與第二課堂的開展,必須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并占據一定的學分,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學工組織、團委等組織要統籌協作,開展好實踐活動,讓實踐活動成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網絡課程因其靈活多樣的特點深受學生喜歡,因此,作為人文教育的教師也應積極開發網絡資源,拓展學生教育渠道。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將促使傳統教學模式發生歷史性變革,它將改變長期以來人文社科課程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更新人文社科課程的教學理念;調整傳統的人文社科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結構比例;設置多元化可供選擇的課程結構,實現拓展人文社科課程教學空間,提高教學效果,真正實現人文社科課程教育的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統一,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職業人才。
二、重視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注重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構建,要注重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一是充分發掘、利用當地豐富的教育資源,如紀念館、展覽館、歷史遺跡、革命圣地、大好河山等。二是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如校中廠、廠中校等。這些都可作為穩定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人文素質教育。三是在學生實習實訓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將人文素質教育內容融入專業實習實訓中,幫助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幫助他們增強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了解風土民情和鄉土文化等。另外,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并納入學分制管理。學生在學生會、社團等學生組織引導下,依靠輔導員或任課教師的指導幫助,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等,開展社會調查、勤工助學、文體藝術、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培育人文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拓展了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空間和外延,成為院校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注重人文素質教育網絡資源開發
在信息化技術迅速發展的浪潮中,人文素質教育更應積極主動地開發慕課、微課、在線課程等網絡資源,豐富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拓展教育渠道、占領網絡平臺這個陣地。高職學生是具有豐富情感、較強自尊心的主體,能否接受教育影響取決于他們的態度和情感。采用他們較為感興趣的新媒體教學,能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蘊情,高職人文素質課程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廣大教師要與技術人員共同設計、分工協作開發、統一平臺、隨時更新、共建共享,促進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在理論層面、應用層面、技術保障和組織管理層面的全面提升,打造人文素質教育網絡平臺。
參考文獻:
[1]汪雪梅,金本能.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實施途徑研究[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2]褚結,黃欣佳.構建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探索與思考[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