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區教育的不斷發展,社區教育工作對行為心理學的應用覆蓋面逐漸擴大,如何發揮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面授課程中的實際效果,更快推進我市社區教育進程,通過對益陽電大所轄社區學院的時間調研,結合社區課堂教學工作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對行為心理學在教育面授課程中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對社區面授課堂教學的運用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見。
[關 鍵 詞] 行為心理學;社區教育;面授;發展
[中圖分類號] B8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44-02
隨著社區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近幾年對行為心理學有一些研究與運用,但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
一、行為心理學在社區面授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行為心理學的發展沿革、內涵
行為心理學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它的創建人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一般研究認為1965年美國最先開始將行為心理學運用到社區教育中。
(二)行為心理學在面授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行為與行為心理學
行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行為心理學是看懂人真實心理的一門本領和一門學問。行為心理學通過行為分析心理,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了解到別人的內心深處,并幫助人們分析周圍人的行為和個性。察言觀色是行為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最簡單運用,也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交流技術。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皺眉凝眸……這些行為往往能夠揭示人的情感、態度、智慧和教養,它們同有聲語言一起共同傳遞著人內心最隱秘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掌控人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能了解各種行為所代表的含義,就能讀懂別人隱藏的心思,讓他人內心的想法赤裸呈現;如果講授者在授課過程中,能準確通過心理行為讀取學員的內心,從而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了解并影響他人,便可以消除“教與學”中所帶來的種種煩惱。
2.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工作面授課中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近年來,在社區教育工作中對行為心理學的應用覆蓋面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社區工作者十分重視教學實踐中行為心理學的應用,在社區面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面授教師可以通過社區學校的授課平臺,通過學習者感興趣的方式向他們傳授知識,作為傳授者掌握適當的心理學知識,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極易讀懂學習者的心理活動。在面授課堂上可以用一些心理學理論的方法,抓住學習者的眼球與興趣所在,通過不斷激勵學習者學習的熱情,優化面授課堂效率。對提高面授教學效果會有很大的幫助。對社區教育工作者來說,授課教師在面授課的過程中更容易產生成就感,課堂互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隨著對心理學理論發展的研究,也會越來越引起從事教育工作人群的重視。
在開展社區教育工作中,面授課是很重要的環節之一,面授課時,傳統的灌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必須創新授課方式和方法,充分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通過細微觀察學員的言語與動作、笑容與眼神,分析學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意愿與學習需求。從而達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教育的目的。通過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面授課程中的作用探究,發揮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中的實際效果,可以推進社我市社區教育進程,積累一些實用經驗。主要目的是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與文明程度,擴大社區教育的覆蓋面,加快推進社區教育進程。行為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發展和行為關系變化的理論,對思想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對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現狀分析
(一)現階段對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不夠深入
行為心理學通過行為分析心理,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了解別人的內心深處,并幫助分析你周圍的行為和個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越來越重要。社區教育工作的開展逐漸得到重視。全國各省市依托電大系統優勢發展社區教育的模式已經基本形成,益陽電大經過近幾年對社區教育工作的開展,已經成為國家開放大學50個社區教育實驗基地之一。隨著社區教育的不斷發展,社區教育工作中對行為心理學的應用覆蓋面也逐漸擴大,在教學過程中雖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對行為心理學在社區教育中的發展應用研究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論經驗,這一點上比較欠缺。
(二)對社區教學點學員的心理需求變化了解不透徹,課程設置較為單一化
益陽電大從2016年年底全面成立縣(市)區社區學院。2017年上半年在各縣(市)區社區學院、學校、學習中心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對6個已經掛牌的社區教育點進行面授課程調查與數據分析表明,都普遍存在社區學院對現階段學員的真正需求了解不透徹,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學員的真正需求,學員想要學些什么、了解些什么,根據學員所需增設新專業;加上有的開課方式過于簡單、單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推進社區教育打了折扣。
(三)真正能適應社區教育課堂教學的專業師資力量不足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進入社區大學教學點參加學習的群體,無論是誰,每個人每一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都會在不斷增長和更新。因此在教學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中,由于本身從事這一類教學的師資力量大都是從各類學?;蛳嚓P單位聘請過來的,他們雖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但對參與社區教學學習的學員的個人真實水平不是很熟悉,加之學員年齡差距大、文化層次不在同一個水平上,對課堂教學的講授難易程度會拿捏不準,在傳授課程的方式和方法上也還在摸索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也比平時更難保障,在確保教學質量上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行為心理學在社區課堂教學中運用途徑
人的內部心理過程決定人的特定行為,人的內部心理過程處于中心地位,也就是要抓住這個中心,并且加以運用。
(一)教師課堂上身體語言與有聲語言的結合,直接影響受教者的學習興趣、情緒和情感體驗
課堂上教師用有聲語言向學員傳授知識的同時,會有表情動作的身體語言的配合,這一點在遠古時代時就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因此教師的有聲語言和身體語言極好運用,能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并加以正確引導,充分展現人格魅力,加上身體語言與有聲語言的極好配合,能促使學員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帶領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啟發學生進入預定的教學情境。
(二)教師要增強角色意識,充分了解學員的行為和個性,在特定的人際交往環境中,針對學員需求授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人際交往環境,在這個特定環境中,雙方的角色身份定位是固定的,包含著教師和學生,但他們各自的交往心態卻大不相同。通過行為心理學分析研究,2017年上半年益陽電大在各縣(市)區社區學院、學校、學習中心開展了一些研究,主要是運用行為心理學進行課程面授研究,預測課程效果。對計劃開設50堂社區教育面授課程進行分析,其中10堂課程主要觀察學員的眼睛,因為眼睛會泄露人的內心,解讀不同眼神能看透不同人心。10堂課程主要觀察學員的表情,因為人心寫在臉上,從表情看認可與否。10堂課程主要觀察學員的笑容,通過笑容和笑姿,認識學員的個性,因為微笑可辨別謊言。10堂課程主要分析學員的言辭,言辭聲調露心聲,從言語中破譯對方心態。10堂課程主要觀察學員的行為,人身向來隨心動,行為舉止知內心,站姿坐姿的變化無一不折射出心理反應。
(三)教師要合理整合課堂情緒,培養學員的學習注意力
在現階段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社會,每天大量的信息會不斷增長和更新。在教學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傳授知識,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要調動課堂氣氛,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每節課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調動正面情緒,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多媒體、靈活的PPT以及相關音頻資料進行教學,采用各種授課策略,優勢互補,采用自主式、情境式、競賽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調控課堂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要結合自身的授課特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整合課堂情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梅榮.論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3(10).
[2]賈妍春.情感教育法在政治學科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7(3).
[3]孟昭蘭.人類的情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郭德俊,田寶,陳艷玲,等.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0(5).
[6]吳桂云.淺談行為心理學在思想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5(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