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參考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就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探討。首先分析了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基本情況,給出了實訓基地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現有實訓條件構建出了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的思路。
[關 鍵 詞] 巖土工程技術;實訓;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28-02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迅速完善,各個行業都在積極使用現代化手段,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這在很大程度上給職業院校提出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對教學管理體系無論是在行政職能、實訓中心教學管理水平還是優質服務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的信息化建設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物聯網技術發展至今,已然具備合理及完善的系統結構。國內外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載體,采用網絡化智能化的管理,建設了信息化網絡,并在圖書、博物館、高校校園的教科研資源等公共資源的管理方面實現了應用,很好地解決了傳統管理方式下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這些應用為信息化的管理理論和應用體系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但就本校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來講,因專業特殊性,目前還沒有相關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成果,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想把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在現有基礎上建設成信息化的實訓基地還需要進行詳細的研究。
一、實訓基地現有建設情況分析
(一)實訓基地建設背景
我校現有的實訓基地是2010年建成的中央財政支持的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基地面積5000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總值900余萬元,建有鉆探實訓場、泥漿實訓室、設備維修實訓室、土工測試實訓室、測量實訓中心、地質實訓中心等共享型實訓教學資源,為巖土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訓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國家財政撥款投入建設的還有地下管線探測實訓室,基樁檢測等還在建設中。
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具有以下特點:
1.校內實訓基地實訓環境真實性強,展現巖土工程施工及測試第一線的全真場景,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具有很好的生產技能訓練條件。
2.本基地已初具規模,基本能滿足本專業課程實訓教學的要求,形成專業技能訓練與提升技能的實踐教學體系。
3.具有專業教學、培訓與職業資格鑒定考試等多種功能,是生產、社會服務性實訓基地。
4.本基地能基本滿足巖土工程技術專業拓展的錨桿、非開挖、地源熱泵等方向的實踐性操作要求。
(二)實訓基地建設規模
二、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思路構建
依托本校數字化校園建設,進行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有效解決目前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推動本校巖土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朝著現代化、信息化、開放化的方向發展。現就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的思路簡述如下:
(一)建立信息化實訓基地環境
利用校園網,把實訓室建成集實訓設備、電腦、展示、資源平臺為一體的綜合實訓室,兼具實訓、網絡教學、視頻教學、展示討論、資訊查找等多功能為一體,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專業課程教學。積極構筑與時代發展同步的信息化環境,促進實踐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充分發揮實訓基地在教學、教研、培養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二)實現實訓基地管理信息化
通過實訓基地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從實訓室設備管理、學生管理、實訓室教師管理、實訓項目管理等方面入手,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辦公與教學信息化,實訓基地安全監控系統信息化,實訓基地資源庫(硬件及軟件)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的使用可以使各種管理系統之間建立快速了解的通道,提高并規范了實訓基地的管理效率,實現了實訓基地各個實訓室運行數據的采集,實訓基地工作人員就可以充分了解情況,為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提供準確的依據。
(三)績效考核信息化
以校園網為基礎,通過過程考核等相應考核體系的建立,實時考核學生掌握的情況,現場給出相應的考核結論,通過建立信息化技能鑒定系統,應用到中級工、高級工考核當中,使考核結果更加規范,還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實習指導教師方面,能量化實訓基地人員工作量,為實訓基地人員的考核提供依據。
(四)實現實訓基地拓展服務信息化
實訓基地的功能除了教學外,還具有校企合作、培訓、研發、生產、技術服務、繼續教育等其他拓展功能,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將各項功能進行演示,并可以通過平臺進監理一個溝通渠道,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將使企業參與和融合的力度越來越大,勢必帶動教學的改革、師資的成長、學生的技能提升等。
三、總結
本文嘗試在現有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的基礎之上,提出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從實訓基地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和手段)、信息化環境建設(硬件和軟件)、信息化建設成效(績效考核)、信息化服務等方面入手,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將實訓基地的各類硬件資源、軟件資源、人力資源等進行有效重組,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益,實現實訓基地運行的現代化、開放化和高效化的信息化建設方案。這樣可以使實訓基地成為一個信息化綜合體;實現了實訓基地管理信息化,提高和規范了實訓基地管理效率;使實訓基地拓展服務信息化,資源利用達到最優化,有助于教學的改革、師資的成長和學生的技能提升。把學校的實訓基地推向企業,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信息化教學及實訓基地使用中的作用。通過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提高實訓基地的管理與服務質量,滿足實訓教師和學生各種實訓需求。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的基礎上,把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投入現實操作,早日實現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白繼中.校內實訓基地信息化系統建設實踐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12):151-153.
[2]白繼中.校內節水灌溉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09(21):48-51.
[3]姜雪茹.成都工校汽車實訓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5.
[4]呂廣梅,丁彩華,許婷.高職護理實訓基地信息一體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2):99-100.
[5]繆曉燕.探析檔案管理信息化對高職實訓基地發展的影響[J].蘭臺世界,2015(3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