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大學生考前心理焦慮問題為切入點,通過一個典型案例,分析和探討高校輔導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通過案例簡介、案例分析、解決方法和工作啟示四個部分來具體剖析案例,并重點闡述輔導員解決學生考前心理焦慮問題的一些方法。
[關 鍵 詞] 心理焦慮;案例;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81-01
一、案例簡介
在跟學生A約談前,筆者先了解了她的基本情況:學生A是單親家庭,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去世了,家庭經濟較困難;學生本人自尊心很強,要求上進,在高考前成績一直不錯,母親對她學習期望很高;此外,該生在新生入學心理問題排查中顯示為A類重點關注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易焦慮。見面后詢問了她近期考試復習的情況,睡眠質量如何等。剛開始,她有防御心理,一個勁地低頭不說話,經過筆者慢慢開導,她漸漸放下戒備,講了她考前焦慮的原因,由于她是西北地區的學生,數學基礎不是很好,一直對微積分感到害怕,也曾多次向同學請教題目,別人講過的題都能聽懂,可是輪到自己做時就不會,她感到很苦惱,很擔心母親知道自己考試掛科,所以她常常會晚上做噩夢,甚至會整夜失眠。由于她心理承受力較差和家庭壓力的原因,導致她考試時常會焦慮,思想不集中,伴有輕微心絞痛的癥狀。
二、案例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學生因家庭經濟和自我認知偏差而產生的考試心理焦慮問題。該生之所以出現考前心理焦慮情況,從學生自身來看,主要由于:(1)該生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不會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2)該生自尊心強,自我期望值很高;(3)該生自我認知存在偏差,缺乏自信。該生是西北地區的學生,常感到比不過其他地方的學生,看到別的學生輕輕松松就能考高分,心理落差很大。從客觀因素來看,(1)家庭原因。該生的家庭經濟較困難,又是單親家庭,以前學習成績很不錯,家里人一直都以她為傲,所以想要通過成績證明自己好學生的形象,可是有點力不從心,但又害怕媽媽擔心,不愿意與家里人溝通,導致她這種長期的心理壓力無從釋放。(2)學校管理方面。在一學期內只要有一門掛科就取消任何評獎評優的資格,這對經濟貧困的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3)同輩之間也會相互比較成績,這也會對該生產生無形的壓力。筆者針對她現在的問題,為她確立了消除考試焦慮的四個具體方法。
三、解決方法
1.調整期望目標。該生自尊心強,要求上進,又很孝順,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拿獎學金為家里減輕經濟負擔。這種積極上進的精神,作為輔導老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同時要與她共同分析目前的學習狀況,幫助她調整預期:(1)擅長的科目要求考高分,不擅長的科目允許有兩門分數不高。(2)如果感到學習吃力的話,出現一門不及格科目,下學期由該生自己申請不再擔任學生干部。(3)如果多門取得高分的話,應該給自己一定的獎勵。
2.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自我調節能力。心理問題是復雜而敏感的問題,應對這類問題,謹慎和循序漸進是不可或缺的原則。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中有一對矛盾,即追求卓越與抗挫折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大學生處在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年紀,對學業和未來充滿憧憬,而對困難認識不足。另一方面,這一矛盾不可避免,每個人都不可能不經歷風雨就輕易成功。所以大學生要學會認識困難,戰勝挫折,因為它是成功的開始,將來走向社會面臨的挫折更多,只有不斷增強自我調節能力,才能提高社會適應力,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3.制訂合理的考前復習計劃。合理復習目標的制定能夠幫助該生有計劃地進行考前準備,有效緩解其壓力和緊張感。
4.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身體鍛煉是能夠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有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
四、工作啟示
1.耐心溝通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基礎。每位學生是我們高校輔導員服務的對象,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就決定了學生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要耐心與每位學生溝通,才能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如果一概而論很容易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就會把好事辦成壞事,背離一切為學生發展的宗旨。
2.賞識教育是挖掘學生潛能的法寶。每位學生都有閃光點,關鍵在于有沒有伯樂。陶行知說過,永遠不要小瞧每一位學生。學生是具有無限潛能、發展的個體,作為高校輔導員老師,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鋪路,而是引路,要教會學生自己鋪路,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而不是面面俱到,甚至是親力親為。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老師,要學會賞識學生,敢于向他們壓擔子,以協助他們重建自信心,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葉立媛,陳業平.高校學生考試作弊現象產生根源及對策[J].大學教育科學,2001,2(2).
[2]高治軍.輔導員工作100個怎么辦[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