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藥用基礎化學是高職院校中制藥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以構建高職院校藥用基礎化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基礎,對其構建背景、構建思路、實施反饋的主要成效進行研究,為今后該考核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提供理論
參考。
[關 鍵 詞] 課程考核評價體系;高職;藥用基礎化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23-01
一、考核評價體系構建背景
本研究內容是2016年在黑龍江省規(guī)劃課題“高職藥用基礎化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的支持下,通過對藥用基礎化學課程建立合適的考核評價方法開展了全面的教學改革,2017年通過對我校藥學、生物制藥技術、中藥制藥技術、藥物制劑技術專業(yè)學生實施考核評價體系,建立“考試形式與教學內容、能力培養(yǎng)相適應”的課程考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考核只注重結果的評價方法,更加關注學習過程,重視非預期成果,通過考試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運用知識能力、自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并通過信息反饋以調整教學進度與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考核評價體系構建的主要理念和思路
當前職業(yè)教育的改革除了教學改革以外,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評價方法也亟須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注重知識的考核,考試方法過于單一,過分強調書面測驗,很難檢驗學生的綜合能力,更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職業(yè)素養(yǎng)。學生成績評價方法的改革應該本著評價形式多樣化、方法科學化的原則,加大綜合評價的力度,強調職業(yè)素質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建立以職業(yè)能力為本位的綜合評價體系。
三、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
1.教學內容調整。教學內容安排上,適當弱化理論內容,強化應用內容。根據“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注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尤其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調整了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提高了對學生動手的能力要求,修改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完成課程教案。
2.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崗位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為依據來進行教學和實際訓練,強調互動性和技術應用性的培養(yǎng),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互動式、分組討論式、實際操作訓練等教學方法引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學生積極參與及主動思考的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考核評價體系的初步構建。按照以技能考核為主的原則,設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相結合、階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設計考核項目及考核項目的評價指標,編寫試題庫、實行教考分離,充分重視過程性學習評價與考核。通過考核反映出各技能教育環(huán)節(jié)及技術培養(yǎng)達到的程度,使學生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后,以考核的方式進行自我衡量、自我提高,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尚未掌握的部分及時彌補,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作為下一階段學習的起跑線。
4.以賽促學。選拔一些成績和操作技能較好的學生進行強化訓練,然后逐步進行選拔,使真正參賽選手能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比賽,練就過硬基本功。通過以賽促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意識、團結協(xié)作及創(chuàng)新精神,有助于帶動廣大師生刻苦學習,鉆研技能,真正融入主動尋求知識的過程。
四、考核評價體系實施的主要成效
1.形成了新的課程考核評價方案。制定課程考核改革具體措施和方法,編寫了試題庫,設計實訓考核項目和考核評價指標,注重平時的學習過程,設計新穎的考核方式,多方面考核學生各種能力,盡量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和在考試中投機取巧的心態(tài)。
2.以賽促學。2016年4月我院兩名學生在2016年黑龍江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暨國賽選拔賽(高職組)“工業(yè)分析檢驗”大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獲在5月初天津舉辦的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的優(yōu)秀獎;2017年4月我院兩名學生在2017年黑龍江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暨國賽選拔賽(高職組)“工業(yè)分析檢驗”大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獲在5月初天津舉辦的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的優(yōu)秀獎。
3.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所改變,操作技能提高,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4.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潛能得到挖掘,特長得到發(fā)揮,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5.促使老師形成研究和反思的習慣,提高了教師素質,轉變了評價觀念,以學生為評價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了學生,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學生課程評價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例如,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的客觀性問題、教師工作量大增的問題、成績評價方案和各種表格的科學化管理問題;師生對新評價方案堅持,持久化問題,評價項目設計的合理性問題等。另外,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對成績無所謂,參與意識不強,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依賴家長、社會的支持。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還需進一步研究改進,使學生成績評價方法更科學、更合理、更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文.淺談高職課程考核改革[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
[2]巫柳燕.高校考試技術手段的改革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12).
[3]董敬坤.學生綜合能力評價方法討論[J].成才之路,2010(8).
[4]曾憲春.“以賽促學,以學促賽,以賽促訓”提高技能教學質量[J].廣西輕工業(yè),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