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多年的高職一線教學經驗,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淺析“項目驅動”下的高職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教學在建筑裝飾專業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探討以企業工作本位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新思路,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新方法,促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實現高職培養“工匠精神”的課程改革
目標。
[關 鍵 詞] 建筑裝飾構造;項目教學;高職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26-01
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是裝飾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傳統上以理論教學、多媒體展示為主,教學嚴重之滯后,無法滿足學生學習中對建筑基本構造、裝飾結構構造的理解。而以“項目”貫穿課程教學,驅動學生在“項目”的情境中了解建筑的基本構造,掌握建筑裝飾結構構造,改變傳統理論教室學習,培養以企業工作本位為導向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課程目標建設
(一)課程目標
培養學生掌握建筑基本構造,掌握建筑裝飾結構構造,熟悉室內裝飾構造處理和工藝,熟悉裝飾構造施工圖設計的相關規范和行業標準,掌握建筑裝飾結構構造的圖紙繪制。以“項目”貫穿課程教學內容,以“項目”工地為情境教室的課程改革教學新目標,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和掌握建筑基本構造,掌握建筑裝飾結構構造,掌握裝飾構造施工工藝,掌握裝飾構造的圖紙繪制。
(二)課程架構
以企業工作本位、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建立“實用、適用、夠用”的課程體系,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為市場所需。理論教學以“必需、適用”為度;實踐教學以“實用、夠用”為主,培養符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建立“工匠精神”為目標的新職業體系,把“項目”作為教學內容貫穿課程教學。
二、課程內容建設
(一)課程設計
以“項目”為核心貫穿課程教學,使學生在“項目”現場了解建筑基本構造,了解建筑裝飾結構構造。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與要求,完成建筑基本構造的圖紙繪制、建筑裝飾結構構造的圖紙繪制、建筑裝飾結構其他分項工程的節點繪制。教師在項目中起主導和引導作用,把專業知識點融入“項目”的各工程中,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學生在“項目”中做,在做的“項目”中學,從而達到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培養出高技能人才。
(二)教學內容建設
改變傳統的理論加多媒體教室教學,將“項目”工程貫穿到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教學中,以“項目”工地情境為教室,將建筑裝飾構造課程分解到各“項目”工程中,進行“項目”與教學內容的整合,使“項目”工程與課程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項目”驅動真正貫穿到實踐教學中,實現課程教學、“項目”工程同步。以企業需求本位為目標,以“項目”為主軸,在“項目”各分項工程環節中教學符合學生學習能力所需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內容,從而實現課程改革,達到課程教學的培養目標。
(三)“項目”驅動實施
將課程內容分解為室內空間裝飾施工圖設計、水電管線構造、暖通設備構造、樓地面構造、墻柱面構造、室內門窗構造、輕質隔墻與隔斷構造、樓梯構造、室內吊頂構造等九個模塊,分別與“項目”工程分項工程對接,制定出分項教學內容的目標與要求,制定“項目”現場管理準則與目標要求,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辦項目聯系辦公室,為教學提供“項目”工程可實施的數據。
三、課程教學方法及考核建設
(一)項目教學法
根據課程目標,以“項目”分項工程為單一模塊為一個教學單元,對該模塊的主要目標、內容、要求進行現場講解、要求學生完成現場圖紙繪制,加大學生對結構構造的理解,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通過將“項目”實施貫穿到課程教學中,使學生明確工作過程,掌握建筑裝飾各施工結構構造,構建“項目”驅動教學的新方法,通過“項目”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VR教學法
改變傳統的教室教學模式,使用VR教學,將知識點與實景圖片通過三維技術的再現,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同時VR教學還能配備視頻、音頻播放,插入更多現場實景和更先進的教學視頻進行展示課程知識點,更加形象而充實,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施VR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優化了建筑裝飾構造課程的教學過程。
四、結論
通過多年高職一線教學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積累,探索出富有成效的符合高職建筑裝飾專業人才培養的建筑裝飾裝修構造課程的教學改革之路。通過改革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使教學過程更加適合高職教育“工匠精神”的培養,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易于接受課程知識,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劉瑞兵.《建筑裝飾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2014(15).
[2]彭秀川.淺談室內設計中3dsMAX課程設置與教學改革[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