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性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受到了廣泛關注。通過調查研究與實踐探索,對研究性教學的科學內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認識和觀點;厘清了研究性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區別;提出推進研究性教學的具體要求,并結合教學經驗,總結動物遺傳學課程研究性教學實踐的一些體會。
[關 鍵 詞] 研究性教學;教學模式;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33-01
面對當前社會對人才發展的多樣化要求,在大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構建一種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善于鉆研探索并解決問題之能力的教學模式,是高等學校迫在眉睫需要開展的教學研討實踐工作。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各地高校紛紛開始探索適合我國高校研究性教學的方法和模式。
一、研究性教學的概念與內涵
研究性教學是指學生基于教師的指導,主動選擇個人感興趣的研究專題,利用相似于科學研究的探索方法,主動汲取知識、開拓創新思維、合理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具有探究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研究性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和實施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二、研究性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區別
傳統的教學觀點認為,課堂教學是教師向未成熟的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教學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個人能力。這種教學觀就是“知識傳遞型”的教學認識論。而研究性教學方式則是基于問題,基于研究和探索的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探究為基礎,而不是以盲目接受信息為基礎進行學習的模式,是教學體系的重大改革。
三、推進研究性教學的要求
研究性教學是在教學研究與研究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過程,整個教學過程并不是要脫離教師指導、脫離課堂教學、脫離教材,授課的任務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著力于培養學生在未來學習和工作中的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要實現上述研究性教學的過程,對教學管理層、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基本要求。
(一)研究性教學對管理層的要求
研究性教學有序高效地開展有賴于長效機制的建立。為更好地推進和規范研究性教學專業改革,學校領導班子需要提高認識,支持研究性教學改革;組織廣大教師學習、研討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和方法,積極開展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手段的研究,采用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等適應于研究性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同時,學校應該成立研究性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做好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制定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督促教師修改教案,重新設計課堂教學,提倡創造性設計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內容。
(二)研究性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教師是推進研究性教學工作的關鍵,教師應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和發現知識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在課程設計中,教師要注重講授、自學、研討、調研、實踐等教學方式的合理安排,集中部分時間,按照課程進度的狀況分階段、集中講授課程的重點、難點和主要知識點,科學分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和任務,組織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教會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方法,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思維的習慣和方法。增加學生的自學和實踐時間,引導學生選擇與研究性課程內容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提升學生終身學習和創新思維的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研究性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發展
師生關系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人(教師)與人(學生)之間的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關系。從總體而言,教師在知識經驗、能力智慧方面均高于學生,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促進者。學生的主要目的是學習,汲取知識、積累經驗、掌握技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對應的是“教”與“學”的關系。“教”是傳授,“學”是仿效,合起來是傳授和學習。教與學互相依賴,教與學之間互為基礎、互為方向。教師和學生是貫穿教育過程始終的兩個基本要素,教育活動主要是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實現的。
綜上所述,今后在教學改革中,必須把研究性教學列為基本目標,讓最富有經驗的教授開設專業核心基礎課,講授學科的思想精髓和發展規律;讓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學者開設導論課、概論課或研討課,講授與課程相關的學術前沿和科研的精神,使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達至修養,最終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拔尖人才,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人才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屈波,程哲,馬忠.基于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教學的本科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4).
[2]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6).
[3]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09(12).
[4]別敦榮.研究性教學及其實施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12(8).
[5]熊作明,邵莉,郭網紅.農科類專業課程研究性教學調查與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