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教育的體制改革,社會更加重視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發展狀況。可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在學習中出現了倦怠的現象,學生對知識學習沒有興趣,導致逃課、頂撞授課教師的現象出現。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的表現及特點進行探討。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表現及特點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34-01
社會水平不斷提高,國家越來越重視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意義,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提高學習效率。
一、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的表現
為了更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習倦怠現象,筆者根據實際工作自編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問卷》,共發放問卷600份,收回有效問卷588份,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高職生的學習倦怠的情況是比較突出的,歸納為以下三點表現。
(一)學習情緒不高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專業有些是經過調劑的,并不是自己原本想學習的專業,學生只能被迫去學習,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沒有學習的興趣,從而出現學習倦怠的現象。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目標,使得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產生退學、休學的想法。
(二)學習行為失當
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有著錯誤的學習行為,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由于參加社團活動、晚上玩游戲等行為導致白天上課時疲憊不堪,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學生還經常有曠課、遲到的不良行為。
(三)學習成就感較低
高職院校大學生認為自己學習的知識對于日后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幫助,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過于枯燥,教師的教學方法老舊,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沒有明確的界定,無法在學習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特點
(一)學習倦怠認知特點
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學習沒有清晰的認識,沒有深入了解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習態度較差,無法進行學習方法的探究,沒有學習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社會對高職院校教育有較低的認可度導致院校學生的價值觀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
(二)學習倦怠情感特點
高職院校大學生將學習看做是一種負擔,沒有學習的興趣,對日常的教學有一定的抵觸心理,缺乏學習的動力,高職院校大學生雖知道學習在的重要性卻在實際學習中仍存在消極心理,無法專心投入到學習之中,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找到成就感和存在價值,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行為不及時做出評價,降低了學習效率,影響了學習水平的提高。
(三)學習倦怠意志特點
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對學術研究無法集中注意力,沒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學生不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下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學習信念不足導致違規亂紀的現象層出不窮,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難以堅持長期的學習探究。
(四)學習倦怠行為特點
高職院校大學生在學習之前沒有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習內容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學習,學習時間過少,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高職院校大學生在課前不主動進行預習,課后不進行有效的復習,對學習沒有興趣,最終導致學習行為出現偏差,引發上課不專心、抄襲作業、逃課、頂撞教師等現象的出現。
三、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現象分析
(一)缺乏遠大理想
高職院校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加上社會觀念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缺乏理想,對學習的專注度不夠,導致學習出現倦怠的現象。
(二)缺乏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大學生沒有依據自身學習狀況明確學習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在實際學習中沒有充分調動學習興趣,對學習逐漸產生倦怠心理,高職院校大學生普遍缺乏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習方向不明確。學生長期學習一門課程自然會產生厭倦心態。
(三)挫折感強,歸因不當
高職院校大學生對大學生活的認識不夠,大學面臨著更大的學習壓力學生不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學生面對挫折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產生厭煩、沮喪的心態,無法正視自己的錯誤。不及時總結自身原因,而是將錯誤歸結為自己的運氣不好。
參考文獻:
[1]周林.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倦怠與專業承諾的相關研究[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2013(4):199.
[2]吳蘭花.大學生的專業承諾、學習倦怠的狀況及其關系[J].心理科學,2015(34):14.
[3]黃文平.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及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3(4):56.
[4]周麗玉.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倦怠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學院學報,2014(3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