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掌握教師教授的各種知識,而且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基礎,找尋合適的學習方法。從目前我國中學學生的學習現狀來看,學生大多數采取了被動的學習方法,除了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之外,極少有人能夠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這也是中國中職教育的缺陷與弊端。為了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在中職教育中必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能夠真正地自主發展,由此才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力,才能夠在今后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
[關 鍵 詞] 中職教學;護理學生;主體作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43-01
新課標改革之后,對傳統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動。教育課堂上不僅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知識,而且還需要不斷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從我國目前的高中職護理教學的形式來看,很多教學人員仍然固守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新的思考,難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我國課堂教學情況,因此,必須發揮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此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
許多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升學率當作唯一的奮斗目的,一直強調課堂教育中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沒有注意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目前中職護理教學的現狀來說,也是如此,所以要想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必須不斷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課堂的發言權交給學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首先就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1.自主性。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如此,教師才有時間將更多的工作放在對學生的指導之上。
2.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若是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就不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所以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其自覺的能動性,那么他才會想要去接受,想要去創新,與此同時,才能夠真正地在課堂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3.創造性。時代的發展是人才的作用,所以在課堂教育中必然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性,讓學生擁有展示自我的平臺,由此才能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創新。
4.民主性。課堂是所有人的課堂,而不應該將其認為是教師的一言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發揚民主性,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言,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二、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方法
從中職學生的學習現狀來說,他們仍然缺乏自信,而且基礎知識較差,根據經驗,研究者掌握了多種激發學生自主性的方法。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學校,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真正提高成績。
2.落實課堂預習,及時評價預習效果。護理學是一個復雜的學科,其中包括了病理學、解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生如果不能將課堂知識進行有效的預習,便不能在課堂上找到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就是要根據教學的重點對其進行劃分,然后讓學生根據重點進行學習。
3.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意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基本沿襲了教師講、學生記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但是與此同時也會禁錮學生的學習,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為了更好地貫徹新課標的各種要求,必須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作用。讓學生真正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然后再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投入課堂學習,學會舉一反三,通過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社會科技進步、知識不斷更新的過程中,教師如果僅僅在課堂上教授課本知識,那么學生便很難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案例,如此才能夠真正讓學生掌握到更新的知識。例如,教師在講風濕性心瓣膜疾病時,應首先重點分析常見的二尖瓣狹窄,分析其特點。如此便能夠從宏觀上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系統,然后再根據一定的引導,讓學生不斷推己及人,舉一反三。
三、結語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強調的主要內容,只有在課堂教育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學的平臺交給學生才能夠真正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更有效、便捷的學習方法,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仲梅.基于中職學生英語需求分析對中職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5).
[2]張淑蘭,劉世華,丁元奎,等.影響中職學生學習興趣因素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4(21).
[3]顏冰楠,桂新春.中職學生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技巧[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