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職語文教育的情感表達主要通過文章段落字里行間進行流露,構建中職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需要從人文情感關懷等不同角度進行教學研究。主要將如何構建中職語文的情感教學體系進行闡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為中職教育的發展走向做一個標志性的鋪墊。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77-01
一、中職語文情感教育規劃
隨著教育教學體系的改革,中職教育教學策略和側重點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對語文的情感化教育作了重點強調,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化渲染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情感把控和未來人生有一定層次的思考。中職語文教材選取也特別在情感教育方面進行了強調,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更好地通過“情景渲染”“角色扮演”等體驗式教學方式進行情感滲透。
二、情感教育的構建策略
(一)透徹理解課文背景
在教學環節中,語文課文的背景對學生把握整個文章情感有很關鍵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在講解課文知識內容之前,將文章背景向學生詳細交代清楚。例如,在中職語文教材第一冊《咬文嚼字》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先以猜字謎的形式引出文章主題。“老鼠掉進書箱里,請同學們猜一猜是哪個成語?”學生通過對“老鼠”和在“書箱”中的特定環境的了解,得出“咬文嚼字”的答案。之后,對文章的作者進行介紹,交代清楚這篇文章的作者朱光潛的寫作背景,從而使學生能夠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自身的情感表達。老師向學生講解作者的座右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對《咬文嚼字》這一課文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初步定為: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間的密切關系,體會作者關于咬文嚼字的實例,列舉體現出的道理。教師引導學生說:“課文第三段中,……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感情。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情感上進行合理的“推敲”。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落實人文教育,讓學生在了解課文背景的同時,進行自我思考和情感表達。教師要告訴學生,此文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從而使學生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情感。
(二)小組合作體會課文情感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更好地交流學習中的課文情感,也不失為一種情感教育。在合作式學習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的能力,在協作過程中,把握情感。例如,“生活的滋味”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合理分配,《我的母親》一文的情感把握,讓每一個學生根據實際生活體會,將現實生活中母親的形象與課文中的母親相結合,既使學生更真切地體會課文的情感變化,也加強了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又例如,在第二單元唐五代詞的學習中,通過體會唐五代詞的藝術美感,體味作者感情,涉及《虞美人》《雨霖鈴》《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等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不同情感的詩詞進行總結分類。通過資料查閱,學生了解到《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典型的婉約詩詞,表達了富有哲理的思念和感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金句一出,就已經渲染出了整首詩的悲涼之情。通過情感的渲染,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種默契,讓課堂教學有效發揮其作用,形成一種規律,使學生養成分析課文段落或詩詞情感的好習慣。
(三)采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
教師采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加豐富學生對情感的體會和把握。在學習詩詞內容的時候,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句與哪些詩詞所表達的情感相似。學生通過積累的語文知識,得出岳飛的《滿江紅》中開篇第一句“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都有著作者豪邁壯闊的氣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學習到課文中的語文知識點,還拓展了知識面,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學知識,增強文學素養。教育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進行到了成熟階段,對教育理念有了更進步的解釋,落實人文教育,實現人文關懷。在中職語文教學目標規劃中,要延續初中教育教學的風格,提高學生自身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豐富其內心情感。此外,在“舉一反三”的教學方式中可以融入情境創設,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對詩詞進行朗讀和背誦,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將情感體會出來,達到與詩人溝通的境界,這樣的過程也能很好地向老師反饋教學方式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中職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學策略還需要經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教師應緊緊抓住中職語文教學的特點,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環節的細微之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對情感控制有所理解。教師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在情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創新合作等能力。構建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已然需要提起重視,并且結合其他學科的教學策略研究定會有一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家楣.對中學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現狀的學生調查[J]. 課程·教材·教法,2012(7):13-14.
[2]李化樹.論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情感投入[J].中國教育學刊,2010(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