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史、國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部分,開展黨史、國史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實踐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全面提高黨史、國史教學有效性。
[關 鍵 詞] 黨史;國史;高校思想政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081-01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即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輝煌、曲折的歷史;國史,即我國幾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歷史。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對堅定學生的政治立場,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掌握和運用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結合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實踐,就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符合時代發展的人才,談一些粗淺看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加強黨史、國史教育的必要性
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政治素質和德育素養的重任,黨史、國史教學高度符合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和目的。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信息發達的市場經濟社會,使學生對人生的價值感到迷茫,同時,不良思想文化滲透及社會思潮的誤導,都對信息接收主體的大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觀念、繼承和發揮我黨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中華歷史文化產生了極其負面的影響。開展黨史、國史教學,讓學生切身感受我黨艱苦奮斗的歷史、不畏堅險的歷史、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歷史,感受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對提升學生的精神文明素質,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創新需要黨史、國史作為支撐。黨史、國史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基礎給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我黨善于宣傳、善于團結人民、善于開展思想政治活動等優良傳統,為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創新提供了借鑒,同時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更為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式、方法借鑒。
(三)繼承我黨優良傳統和中華歷史文化的要求
2017年是我黨成立96周年,近一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業之初抱定為人民服務不畏艱險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建設國家所展現出來的巨大的團結力量和先進智慧,均需要當代大學生繼承和發揚。而內容豐富多彩的國史則是一個中國公民所必須熟知的,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需要當代大學生繼續延續,高校思想政治課有義務深入引導學生接受中華文明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和愛國情懷。
二、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的重要途徑
黨史、國史教育通常是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基礎開展的,新時期,我們必須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理念,通過與時俱進的內容創新和形式創新,來不斷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黨史、國史教育,進而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課堂的載體作用,促進學生政治素養和思想素質全面提升。
(一)加強新媒介的利用,營造學習黨史、國史的良好氛圍
新時期,網絡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已達100%,教師應將內容豐富、生動、極具教育價值的黨史、國史資源上傳網絡平臺,引導學生在“不經意間”學習和利用這些資源,進一步強化黨史、國史的思想教育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本校網站開設“黨史、國史教育專欄”,然后精心搜集整理并上傳具有廣泛利用價值的黨史、國史資料、知識點,引導學生在撰寫文章或開展活動時,下載和利用這些素材。通過有效利用,使學生將黨史、國史知識內化為自身的思想素質。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班級事務微信群、QQ群同步進行潛移默化的黨史、國史滲透教育,但需要掌握宣傳教育的“分寸”,避免學生對黨史、國史說教感到厭煩。
(二)充分利用重大節日活動的教育功能,強化學生知識的吸收效果
“五四”“七一”“八一”等富含黨史、國史教育資源的節日,正是高校思想政治課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的良好時機。思想政治課教師應組織學生深入各項活動中,開展慰問對國家建設有貢獻的人、撿垃圾或引導交通志愿服務等活動,讓學生切身體驗黨員前輩不怕艱苦、救國救民的精神,進而讓學生熟知、領悟那段黨史、國史的知識內涵,內化吸收為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政治素養。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課結合重大節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應避免停留在組織學生游覽或娛樂的層次上,這樣流于形式的黨史、國史教育不但無益,反而有礙學生政治素養和思想素質的提高。
(三)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學校和區域教育資源
有的學生認為黨史、國史知識是生硬的,而有的學生認為是有趣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否適時創新授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創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生動、新鮮、有趣的黨史、國史教育情境中“樂學”。例如,課前可以精心準備與教學內容一致的黨史或國史紀錄片、電影、學生表演的歷史情景劇等,在課堂上適時通過多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教學環境中,感受黨史、國史的教育。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黨史、國史觀念,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開展辯論,通過一次次的個人觀點碰撞,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另外,高校本身和所在的地區都有著豐富的黨史、國史教育資源,高校應充分發掘自身潛能和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讓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活動繼承和發揚本校和本地區優良歷史文化,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課開展黨史、國史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發掘各方面的黨史、國史教育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愛國之情,進而為培養新時代合格的大學生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呂小玉.廣西高校加強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的意義和路徑審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4):122-125.
[2]曲青山.學習黨的歷史的思考與聯想[J].黨史縱覽,2011(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