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職業種類繁多,新舊職業更迭速度加快,職業要求日益復雜,以及即將到來的高考改革制度,已成為學生高考填報專業及畢業擇業時必須面臨的問題。但在有關全國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的調查中發現,我國大學生專業滿意度一直不高且有缺乏目標、盲目選擇專業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普通高中缺乏規范、科學的職業指導教育。
[關 鍵 詞] 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61-01
職業與教育相輔相成,無論何種形式的教育,都要與社會職業相銜接,教育為職業作準備,職業作為一個人成長所追求的目標而不斷地修正教育的實施形式。因此,在中學開展職業規劃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一、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發源于20世紀初,職業指導的內涵也已由最初的助人擇業發展為協助個人發展、接受適當、完整自我的形象,同時發展并接受完整而適當的職業角色形象的工作。基于此,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學校教育階段,通過各種與職業相關的系統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使個體在進入具體職業之前,培養正確的職業觀,進行有效的探索學習,有針對性地加強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個體對自身發展有長遠認識和對發展方向進行合理選擇的一種教育活動。
二、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一)缺乏對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性的清晰認識
由于當前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升學與就業,大眾追求優質教育資源,導致中學教育不得不把升學率作為工作重點,在升學壓力下,職業生涯規劃顯得無足輕重。不僅學生,家長、甚至很多學校本身都沒有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有一個清晰的
認識。
(二)缺乏專業的職業指導力量
聯合國第56號建議書(1963年)《教育和職業指導的組織》中就對職業指導人員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教育和職業指導中采用心理技術時,負責測試的人應該使用這些技術合格人員并已獲得高級培訓?!币簿褪钦f,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應具備專業的生涯規劃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對其素質與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國中學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不僅數量缺失,而且普遍缺乏生涯規劃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導致中學職業生涯規劃開展有效性差。
(三)缺乏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作為知識傳播載體
當前我國以科學知識為本位,學科為導向的考試形式,導致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空間狹小,學生能夠接受生涯規劃的教育機會極少,對生涯規劃知識知之甚少。
(四)缺乏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職業生涯規劃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那么在社會實踐中,學生可以通過預演和體驗,尋找發現自身與所求職業的差距,結合理論知識及時調整,重新定位。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性、多樣性,每位學生都很難有合適的實踐機會,這就要求學生有自主實踐的意識和能力,但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由于缺乏重視意識,目前依然很難實現。
三、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策
(一)提高認識,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形成
中學階段是職業探究意識培養與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個體成長的根基。因此,在新生入學教育期間,為新生和家長開展有關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意義的專題講座,讓學生、家長在入學期間提高認識,為之后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展提供保障,使學生能夠建立積極主動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二)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課程構建理念
職業規劃課程以舒伯生涯理論為背景,根據我校特點,提出以“行動力”為中心,知己、知彼為兩個基本點的課程建構理念。強調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陪伴者身份,協助學生發掘自身潛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三)課程內容多樣化,建立學生生涯規劃檔案
課程可以根據不同年級,設置不同內容,如高一年級進行自我探索,高二年級進行環境及職業認識,高三年級進行生涯規劃試練。同時結合多樣的學習方法,依據不同內容設置不同拓展作業,多為與他人合作討論或進行社會實踐的作業,將這些多方參與、自我反思的作業進行系統整合,形成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檔案。不僅有利于學生不斷調整修正目標、自我成長,也有利于教師根據個人特點進行特別的一對一指導。
(四)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合力
學校建構系統課程后,還要保證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但學校的力量有限,因此,采取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合力的方式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社會方面,聘請社會職業人為校外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為學生了解職業提供保障,與社會單位形成聯系,建立校外參觀實踐學習基地。家長方面,建立家長職業信息庫,為學生了解職業收集信息。
參考文獻:
[1]趙葉珠,錢英蘭.九十年代大學生專業選擇行為研究[J].青年研究,1999(4).
[2]高福成.對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問題探討[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3(9).
[3]樊明成.我國大學生專業滿意度調查[J].教育學術學刊,2011(10).
[4]劉敏.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必要性[J].文史博覽(理論版),2008(4).
[5]成丹.高中階段職業規劃教育問題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6]黃香琴.試析我國普通高中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導刊,2006(2).
[7]楊青,陳云.高中生生涯規劃現狀及對策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規劃輔導[J].教育導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