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全程進行監督,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標準。監理單位對建筑工程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 鍵 詞] 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 F27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4-0183-01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監理單位應對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全程進行監督,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標準。監理單位對建筑工程安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了監理單位的工作職責和如果沒有監理到位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質量監督和安全監督同樣重要,只有將二者監管到位,才能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信用度。以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工程監督也是一樣的,只有將科學的監督方法運用到實際監督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監督水平,為安全生產負責到底。就安全監理工作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了簡要分析。
一、安全監管所面臨的問題
(一)責任不細分又不明確
工程建設涉及多個部門,需要所有部門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將整個工程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建設部門確定工程項目,勘測部門對施工環境和土質進行勘測,設計部門將項目合理規劃設計,施工部門負責施工,監理部門對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進行監察,后勤部門負責采購、租賃等。各部門分工明確,且各司其職,才能將整個工程安全、高質量地完成。而由于有些部門領導對安全責任不夠重視,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而將安全生產這一基本理念忽略掉,將施工人員的安全拋之腦后,這都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還有的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完工速度,而將犧牲環境作為代價,這無疑是殺雞取卵,得不償失。很多項目并沒有將安全責任細分到個人,如果出了事故,只一味搪塞,最終導致整個工程項目陷入癱瘓。
(二)重視程度決定資金投入
由于項目領導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導致在建筑施工進行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安全措施不是投入不足就是沒有配備,在安全生產上投入的資金甚少。比如,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培訓、施工安全保護用品、意外保險等。在安全生產上投資得越少,以后出現危險事故的幾率就越大。
(三)安全生產過程監理不到位
由于工程領導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導致各部門執行人員也對安全生產疏于管理,出現安全生產把關不嚴的情況。例如,施工設備不齊全,出現A代替B的情況,安全狀況可想而知;施工安全用品不合格,比如,過期的滅火器等;施工安全設施沒有進行安全檢測,安全檢查應付了事,流于形式;即使發現安全隱患,排除隱患又不及時;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不夠;事故應急預案不完善,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不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無疑是由于安全生產過程中監理不到位造成的。
二、如何改善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現狀
若想改善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現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工程負責人和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要提高,重視安全生產,將安全放到一切之上。只有工程項目的所有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危險的發生。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時刻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識
由于社會每天都在進步,法律法規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出現調整和更新,所以安全生產的監理人員應先學法、懂法,將有關于安全生產、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規爛熟于心,這樣才能在處理實際事務時得心應手。監理人員要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養成用法律法規解決工程安全問題的習慣,樹立自己在工程施工人員面前以法律為準繩的執法者形象。在完善自我的同時,有效提高監理水平。只有用法律法規嚴格要求自己、有過硬的技術,才能得到其他人的認可,監理工作才能依靠法律順利開展。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制度
監理部門需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一系列安全生產監督制度,按制度對建筑施工過程進行監管,既有章可循又有法可依。例如,針對施工企業生產可制定安全生產許可制度;針對施工人員的上崗條件可制定施工人員技術考核制度;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危險或者不安全因素,應制定一套施工安全應急措施制度;針對施工機械的管理問題可制定施工機械使用登記制度;針對整體工程的安全檢查可制定安全條件審查標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能有效提升監理部門的監理力度。
(三)安全資金的大力投入是提高安全水平的基礎
工程中無論哪個部門都要加大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增加對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只有加大投入,才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證施工人員的每一步施工都處在安全的環境下,施工人員安心,領導放心。
(四)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作為施工單位有義務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教育培新,讓施工人員從思想上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比如,施工單位可組織施工人員在工作閑暇的時候,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問答比賽、施工安全法律法規問答比賽等,并對表現優異的工作人員給予物質獎勵。借此來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工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也能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武廣.美英兩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對我們的啟示[J].湖南安全與防災,2008(3):39-41.
[2]徐俊.論我國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發展方向[J].經營管理者,2010(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