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結合威海職院在校學生問卷調查結果以及從事高等數學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學生學習高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為高職院校高數教學及改革提供數據依據。
[關鍵詞]高等數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011-01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尤其隨著高職學生素質的變化,結合教學實際,以分析威海職業學院學生問卷的結果為例,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本次調研問卷共在校內發放17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21份,無效問卷329份。通過SPSS軟件分析所得數據,得出本文中所用的結果。
一、目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數學基礎相差大與教學內容統一化之間的問題
現在高職院校的生源復雜,一般是普通高中文、理科生加上部分對口中專、技校學生,調查顯示我院正常夏季高考的學生僅占61%,單獨招生、夏季高考、“3+2”五年制的學生占到了39%,他們的數學基礎非常薄弱,且學習內容各有偏重。并且不同省市的學生所學的高中數學內容有著較大的差別。高職院校在招生時把這些高中數學基礎相差很大的學生招到同一個專業時,要求他們學習相同內容的高等數學,這就導致了學習效果參差不齊,想要實現高職數學教育的目標難度較大。
(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落后,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要求高職畢業生既要具有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生產技術操作要熟練,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而實際上,一方面許多教師對現在對高職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設置缺乏認識,對高職公共課程的了解不足。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和教師都是由普通專科或中專學校轉型而來,在教育教學中,教學理念和傳統教學方式、方法仍然占主導地位,沒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少。
(三)高等數學課程教材內容寬泛
高數教材內容結構體系不能體現與專業的結合。現行教材對高等數學課的教學目的不清晰,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與實際聯系不夠,忽視了實踐教學,學生難以直接看到高數課程的應用。并且在實際教學中,不同的專業使用同一本教材進行教學,與專業內容缺乏聯系。
二、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樹立適應高職數學教學的教學理念
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有本質的不同,并且與傳統的專科教育也有所區別。高職教育應該樹立“淡化數學理論教學,注重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傳授”的教學理念。教學中堅持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著重講解與其專業相關的知識,能為學生專業課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產生及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養成在他們今后的工作中起到促進的作用。
(二)加強高職高數教材建設,實施分層次、模塊化教學
調查顯示,60%的學生認為教材應該模塊化,并且與專業內容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入學摸底考試成績將學生進行分層,并且考核也分層次,這樣的分層次教學與考核,讓相同基礎的學生在一起學習,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模塊化教學就是把高等數學課程內容分為三個大的模塊:基礎模塊、應用模塊、提高模塊。因此,我們在編寫教材時充分考慮不同專業對所需數學知識的不同要求,結合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學中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把高等數學教材跟專業知識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三)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
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首先,在對數學理論進行邏輯推理時,板書可以清晰地給出整個數學推導過程,并且可以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其次,授課過程教師占主導地位,這樣可以對教學內容靈活地變動。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輔助教師的教學。數據平臺的使用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比如藍墨云班課可以實施線上互動,線上點名、測驗、提出問題等,使師生互動更加靈活輕松。當然,并不是僅使用現代化手段教學就是好的,調查顯示只有14%的學生認為使用多媒體上課會更加專心。因此,將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相結合更能提高教學效果,兩種教學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尋找適合高職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職的數學教學了,60%左右的學生認為應該讓學生自學,老師講解學生不懂得,由老師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因此需要多種教學方法,除了傳統的講授法外,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其他教學方法,比如討論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問題教學法等,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今天,及時發現和解決高等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學院辦學能力的重要措施。廣大師生應該共同努力,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