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此過程中中職德育教育的發展面臨著挑戰。
[關鍵詞]信息化;中職;德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235-01
為了讓中職德育課教學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就必須對中職教育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中職教育中的德育是整個教育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育課程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以及手段,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對德育來講,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三觀”,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
在當今社會,我們所要培養的學生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德育是學生整體素質中最關鍵的一部分,所以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中職學校應該堅持“以德為首,以技為主”的辦學原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信息化比較發達的今天。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中職德育教學,需要改革教學方式。
一、當前我國中職學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困難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雖然給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中職生自制力不強,沉溺于網絡
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游、網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雖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娛樂性,但是對很多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講,對他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沉迷于游戲所帶來的感官上以及操作上的刺激,沉溺于網絡虛幻情節中不能自拔,甚至忽視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應該做的本職的事情——學習。
(二)對中職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帶來很大的挑戰
根據數據顯示,互聯網上信息的涵蓋量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中文信息在其中只占據了非常小的一部分,這對學生“三觀”的確立以及養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意識逐漸淡薄。除此之外,網絡上還存在一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說暴力等,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極大的。
(三)傳統德育教課方式受到了沖擊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化程度逐漸升高,信息傳播途徑也逐漸增加,傳播速度也逐漸加快,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帶來很多便利,比如現在很多學校都建立了數字化圖書館,這樣就方便了學生進行閱讀。但是,信息化的時代還存在很多不好的傳播方式。在信息化這個大時代背景之下,學生可以很簡單、很快捷地獲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識,很多學生生會認為學自己想學的,無需再聽老師進行授課,忽視了課堂教學。
二、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中職德育課教學策略改革措施
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中職德育教學策略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教學理念,提高專業素質
教師在推進整個素質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到授課效果以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感興趣程度。在信息化手段下,要提高中職素質教育,首先需要從教師人手,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信息化的時代下,教師可以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及專業素質能力,比如可以在網絡上瀏覽關于德育教學方式有關的專業知識,了解國家對德育教育有關的文件,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讓教學理念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這樣對提升自己的課堂效果以及課堂質量起到一個很好的保障作用,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
(二)改變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的教育技術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很多的教育技術已經運用到教學課堂中,比如說是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播放有關的教學視頻以及音頻,豐富了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通過生動的視頻、優美的音樂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勵志人物馬云的視頻來帶領學生進入情境之中,感受一個在畢業之后很難找到工作的學生,到現在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在觀看完之后老師需要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是什么鼓勵著馬云在經歷一次次挫折時還能夠一往直前,什么促使他成就自己的偉業?”通過這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會感覺課程的無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分組討論,協同合作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來進行的,新時代下的教學模式應該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來進行。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建立學習小組,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有關課堂的大量資源,老師可以在課上布置任務,課下學生進行信息的收集,課中再對收集到的信息展開談論,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推薦自己在組內擔任相應職務,同時在每堂課上可以讓小組輪流進行授課,有不對或者不懂的地方應該再由教師來補充。小組與小組之間會有競爭意識的產生,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
本文主要對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策略改革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希望讀者對其有簡單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