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作為現代化教育體系核心組成部分,在落實人才強國與科教興國戰略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長期教育發展和改革規劃的提出,職業教育更是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推動就業、強化民生等I'-q~的主要路徑,有效緩解了社會發展供求結構與勞動力矛盾的情況。職業教育帶動了人才培養模式升級和優化,不斷深化校企合作,為教育升級提供了力量源泉。最大限度發揮職業院校和社會企業資源合力,引導社會企業指導和組織專業職工培訓。以鐵路職業教育為例,重點分析現代化校企合作培養鐵路人才的特征和具體內容,進一步總結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和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234-01
一、校企合作高鐵人才培養模式的特征
校企合作概括來講就是在職業教育過程中以社會企業實際工作內容為案例,融合企業資源和職業院校資源的教學模式。這種言傳身教式培養體系更加彰顯了因材施教特征,校企合作是將專業教師、學生以及企業三者有機融合,加強了社會與學校、學生與專業工作人員交流溝通,使教師可以更加全面系統地掌握學生的職業規劃。校企合作可以實現對職業學生進行系統性、實用性教育和培養,引導職業學生強化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技能,符合現代化教學培養原則。
職業教學可以采用情景模擬,將鐵路工作人員和專業學生帶入同一環境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基礎上,能夠更加及時地發現專業學生問題并加以指導和改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反饋性強、溝通性強等特征,推動了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進程。通過對學生問題的建議,能夠更加帶動學生的專業技能理解能力,無形之中提高了專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校企合作式職業教育改變了傳統專業教師單一授課的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通過互相交流和探討等方式展開教學,有效改善了學生對教學的抵觸心理,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展開項目教學。
將師生置于同一情境下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求學興趣,確保教學內容和進度更加優質完成。鐵路行業由于就業前景相對明朗,通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為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搭建平臺。在畢業后能夠被學校培訓單位所錄用,有助于鐵路專業學生樹立職業意識,對未來崗位規劃和行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鐵路院校學生由于接受過系統化工作實訓,學生能更加準確地掌握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和對自我能力的判斷程度。
二、校企合作高鐵人才培養模式內容
首先,職業院校與鐵路單位制訂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將鐵路單位人才需求和職業院校教學內容相融合,能夠保障鐵路單位在全面掌握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具體知識和實際工作技能的同時,職業教師指導和把控專業人才培養內容和流程。其中鐵路實訓、師傅帶徒弟以及學習考核制度等主要由鐵路單位制定。其次,專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崗位。進行鐵路工作實訓任務中,學生能夠向鐵路單位展現自身優勢和特長,在結束實訓后企業單位通常擇優選擇專業學生待崗。因此,職業院校、學生與鐵路單——234-位要制定相應的上崗制度。在學生征求家庭同意后,與學校和鐵路簽訂上崗協議。再次,學校與鐵路單位共同監督和管理教學進程。校企合作展開教學要結合實際專業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專業學生在實訓階段由鐵路單位設置具體管理內容。職業院校可以安排專業教師與學生共同在鐵路單位進行工作鍛煉,并以其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幫助鐵路工作人員管理和指導學生工作實訓。最后,在人才培養模式進程中要嚴格管理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行為,制定校企學徒教學、鐵路頂崗實習等方式。
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一)完善和健全職業教育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
完善和健全職業教育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填補教育管理機構政策短板。教育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制訂約束體系,明確劃分教育管理部門、職業院校、鐵路單位以及學生職責內容、權利義務以及合作關系。保障職業院校、鐵路單位以及學生三方權益,并為職業學生提供優質的就業保障。
(二)加強職業院校和鐵路單位合作
職業院校和鐵路單位要有合作共贏意識,謀求共同發展效益。遵守科學人才培養原則,通過鐵路實訓、學徒教育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職業內容和行業發展趨勢。通過了解鐵路行業人才需求和發展弊端,從本質上緩解專業素質高技能人才和鐵路人才匱乏等問題。通過校企合作,協調管理,確保鐵路單位、職業院校與專業人才實現積極發展和共贏互利目標。
總而言之,鐵路職業院校能夠為鐵路單位培養更多專業素質高技能型一線人才。現代化發展進程使鐵路單位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有效解決了職業院校專業人才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脫節這一問題,秉承著在理論學習中總結技能、技能操作中了解知識的原則,為職業教育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