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藥品調劑課程是高職藥學專業拓展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形勢,不能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引入藥品調劑課程的教學中,從課前準備、課堂實踐、課后評價與反思三個方面對藥品調劑課程進行設計和實踐,探索出適合藥品調劑翻轉課堂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藥品調劑;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017-01
隨著信息社會文化形態的變化,高職學生的特點也隨之變化,呈現時間碎片化,注意力短暫,生活網絡化,手機控,網絡控,團結協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減弱等特點。傳統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形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學效果降低,因此探索適合當前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是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之一。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針對所學知識點和概念讓學習者通過信息化等手段在課余時間自主完成學習,課堂變成了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所,教師扮演引導者和設計者,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協作學習。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克服了目前教育發展的瓶頸,為全面培養職業人才提供了一條途徑。
藥品調劑課程是高職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內容側重于藥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靈活應用,課程開設于藥理學、藥劑學、臨床藥物治療學課程之后。此時學生的知識體系基本形成,但知識點相對獨立,沒能形成完整的體系,遇到實際問題時無從下手,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已經形成,且差異性非常大。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滿足不同水平、不同特色學生的需求,教學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藥品調劑課程教學中,克服傳統教學中的瓶頸,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想
根據藥品調劑課程的特點和當代職業學生的特點,遵循信息化教學和翻轉課堂的觀念,從課前準備、課中實踐和課后評價對藥品調劑課程進行設計。課前準備以教師為主體,對藥品調劑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以工作任務為主線進行設計,建立課程資源庫,通過學院信息化手段搭建自主學習平臺;課堂實踐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工作任務進行討論,提出解決方案,教師點評;課后評價與反思按照學生評價和教師反思兩條主線開展,通過評價與反思,找出實施過程的不足之處,進一步進行完善和優化,形成螺旋式發展循環,從而促使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為課程教學進行服務。
二、具體實踐
(一)課前準備
1.課程內容設計:以不同科室處方調劑任務為主線,對藥品調劑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按照當代職業學校學生認知規律,將任務碎片化設計。
2.信息化課程資源庫的建設:根據課程設計,建立和完善課程資源庫。以學院藥品調劑信息化在線課程為媒介,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和資源的需求。
3.問題設計:根據臨床藥品調劑實踐工作任務,設計能夠體現知識應用能力的問題或案例,供課堂活動使用。
(二)課堂實踐
課堂活動設計的目標是通過課堂活動設計來保證翻轉課堂教學在最大化地開展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延長課堂學習時間,提高教學效果,以促進知識內化的最大化,知識內化不僅體現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和遷移能力。因此,課堂設計應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遷移能力兩個方面進行設計。掌握程度通過提問、師生互動形式完成,知識應用遷移的能力訓練通過問題的討論和解決來實現。
(三)課后評價與反思
課后評價以學生和教師雙主體實施。學生評價通過學生作業質量、考試評價以及調查分析來完成,教師通過教學反思、教學方案和教學資源的優化使教學設計更加完善,為下一輪的課堂實踐提供更加完善的資源,從而形成教學質量螺旋上升、提高藥品調劑課程的教學效果。
1.學生測評:注重學習過程性考核,通過月考、期中、期末和平時成績與往屆進行比較研究。此外通過問卷調查,研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創新能力與翻轉課堂模式的關聯性。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形式測評學生對翻轉課堂模式的順應性和接受程度。
2.教師測評與反思:教師通過學生成績、調查和座談結果,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完善教學資源,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使翻轉課堂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翻轉課堂是基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同時融合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將傳統的以“教”為中心轉變成以“學”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應將翻轉課堂引入藥品調劑課程,克服藥品調劑課堂教學的瓶頸,使教學形式緊貼學生的實際需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