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學院以高職實踐智慧型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為目標,以數字資源的持續開發、建設和應用為抓手,通過開發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推進以在線開放課程、立體化教材、專業群共享視頻庫、專業教學資源庫、虛擬仿真實訓資源等為表現形式的多層次的數字教學資源的建設,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開展系統化學業管理等途徑不斷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及應用率。
[關鍵詞]實踐智慧;教學資源;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18-02
亞里士多德認為,實踐智慧是一種區別于純粹科學技術的人類知識,是“就那些對人類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動的真實的、伴隨著理性的能力狀態”。而現代理論強調的實踐智慧是指教師在理論教學、實訓指導以及技術研發服務過程中信奉的教學素養,它既強調追求實踐知識的合理性,也強調對實踐情境的感知、辨別和頓悟。近年來,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在健康中國大背景下,以健康服務業轉型升級為導向,適應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案例教學和混合式教學改革為特征,開展了高職實踐智慧型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的探索。在開發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和多層次的數字教學資源,推進混合式教學改革,開展系統化學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開發優質教學資源
(一)建設數字化課程資源
從滿足學習者微型學習、按需學習、聚焦學習、個性化學習的訴求出發,實施專業群核心課程微化、知識點微化、技能點操作微化的開發策略,規范文本、圖形圖像、視頻、虛擬仿真等各類素材制作,持續推進原有普通資源的二次微型開發和優質微型資源的接續建設。
1.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以資源系統、完整及顆粒化程度較高為基本要求,重點開展《基礎護理》《醫院藥學》《物理治療基礎》等課程建設,建成校級以上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
2.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優秀在線課程
圍繞課程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培養目標,以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為基礎,制作提交20個以上課堂實訓及床邊教學視頻,以系列公開課的形式建成中國醫學教育慕課平臺護理技能綜合訓練合作課程;制作提交50個以上授課視頻及其章節習題,在中國醫學教育慕課平臺建成護理綜合實訓慕課,為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學生和其他社會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提供支持服務。
3.立體化教材
主持開發依托二維碼,融合微課、圖片、視頻、課件等數字資源在內的立體化教材《藥學服務實務》,將紙質教材鏈接到手機可視資料上,進行擴展學習,提交出版社發行。
4.專業群共享視頻庫
選擇專業群10門以上核心課程,針對課程重要知識點、技能點,設計開發以微型視頻為主要載體和表現形式,集成小粒度的多種數字資源和5-10分鐘以內在線教學活動的微課,將講解具有連貫性知識點、技能點的微課序列化,構建課程的系列微課。以此為基礎,建成由100個以上技能操作微視頻為主體的專業群共享視頻庫。
(二)建設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
完善護理專業企業生產實際教學案例庫,出版《基礎醫學與護理》《圍手術護理》《老人護理》《人文溝通護理》等實習導學系列教材4本。借鑒護理專業教學案例庫建設經驗,專業群其他專業與金華市各大醫院業務骨干組建開發團隊,兼職教師負責臨床案例采集,專兼團隊共同完成典型臨床案例的篩選和教學化改造,開發教學案例總計150個以上的《常見疾病檢驗結果案例分析庫》《康復教學案例資源庫》,研制高職院校企業、競賽、科研教學案例建設指導手冊一份。
(三)聯合主持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建構邏輯,與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持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康復治療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會同全國8家以上高職院校同行開發《正常人體形態》《運動治療技術》等核心課程教學微視頻共計450個以上。
(四)虛擬仿真實訓資源建設
以基礎醫學實驗中心完備的人體解剖、胚胎、病理等陳列和示教標本為藍本,開發“人體形態學數碼圖片庫”。建立人體正常細胞、異常細胞及病原生物自成體系、頁面呈現歸類清晰、知識點技能點附注簡明的醫學檢驗“形態學數碼圖片庫”。依托中藥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百草園和中藥材標本陳列館以及每年例行上山采集的實物資源,建立“數字百草園”和“數字中藥材標本館”,使野生原植物辨識和中藥材標本鑒定虛實結合、文字信息與高清實物圖片有機結合,建立由常用藥物基本知識、常見疾病合理用藥指導構成的“中西藥信息庫”。
二、探索混合式教學改革和系統化學業管理
(一)推進混合式教學改革
《護理綜合實訓》《急危重癥護理》《病理學基礎》等依托在線課程平臺、課程微信公眾號及藍慕云班,實施以案例為載體、以數字資源為基礎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學改革。如《護理綜合實訓》將移動教學助手APP引入課程教學,借助線上線下互動學習構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新生態,通過“教學做評一體”對平時成績精準評價,健全學生的學業評價體系。具體如下:(1)課前:學生在移動教學助手APP上學習教師上傳的相關資源,包括導學案、微視頻、圖片等學習資料。(2)課中:課堂考勤、課堂提問、小組討論、小組演練、隨堂測試和教學調研等教學活動借助APP的即時交互功能實現即時反饋和評價。(3)課后:線上提交作業,答疑討論區師生互動。
(二)開展系統化學業管理
以案例教學驅動臨床思維提升為導向,以卓越護理試點班為探索平臺,初步建立基礎醫學主干課程一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一臨床實習綜合課程“三級過關考試和攻擂積分達標管理”制度。
1.基礎醫學主干課程過關考試和攻擂積分達標管理
(1)依據《正常人體結構》《正常人體機能》《病理學基礎》《藥物應用》《病原生物與免疫》5門課程考教分離學業成績,以60分計1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共同得出單門課程積分,5門課程合計得出基礎醫學主干課程學業成績總積分。(2)基礎醫學綜合考試60分計2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3)開發基礎醫學與護理案例教學教材相關試題,基礎醫學主干課程過關考試達標積分為10分,不足部分學生通過在線自主學習基礎醫學與護理教學案例并完成相關測試題來彌補,1個案例測試合格賦1個積分。
2.護理專業核心課程過關考試和攻擂積分達標管理
(1)依據《基礎護理》《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兒科護理》《婦產科護理》《急危重癥護理》7門課程考教分離學業成績,以60分計1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共同得出單門課程積分,7門課程合計得出護理專業核心課程學業成績總積分。(2)護理專業綜合理論考試60分計2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3)護理技能綜合考核85分計1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4)依托仿真醫院實訓室預約管理系統,以10小時計2個積分,超出1小時折算為0.1積分共同得出學生課外實訓積分。(5)護理專業核心課程過關考試達標積分為15分,不足部分學生通過在線自主學習實習導學系列教材之教學案例并完成相關測試題來彌補,1個案例測試合格賦1個積分。
3.臨床實習綜合課程過關考試和攻擂積分達標管理
(1)畢業實習期間,每位學生須采集臨床典型案例1例,計2個積分。(2)每個實習科室考核成績合格計1個積分。(3)學校組織的在線理論考試60分計1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4)畢業綜合理論考試采用護考形式,60分計2個積分,超出部分每1分折算為0.01積分。(5)臨床實習綜合課程過關考試達標積分為15分,不足部分學生通過在線自主學習實習導學系列教材之教學案例并完成相關測試題來彌補,1個案例測試合格賦1個積分。
三、結語
聚焦高職健康服務專業群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實施基于實踐智慧培養的案例教學和混合式教學改革,提高了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針對性,提升了專業課程的教學實效性;構建了以案例驅動為抓手的基礎醫學主干課程—護理專業核心課程一臨床實習綜合課程“三級過關考試新模式”,實施攻擂積分達標管理,高職健康服務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在校生技能競賽水平和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一年后就業崗位與專業對口率、對學校滿意度及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各項評價指標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