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法》的頒布與實施,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必須打造一支知法、懂法、用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完善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職業能力提升機會,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旅游法;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26-02
2013年,我國頒布并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以下稱《旅游法》),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作出了更加完善的規范,使旅游業能夠有更明確的發展方向。高職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主要面向旅游行業輸送服務與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學科,需要在《旅游法》的指導下,完善現有課程體系,融合新的法理理念,使人才培養更有實際意義。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現狀
(一)教學體系科學性不足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體系有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以及專業實踐等教學類型,要重視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當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理實不相融的情況,教學環節與課程體系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存在脫節問題,缺乏對就業市場的調查和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如在導游業務課程教學中,由于教師自身缺乏作為導游的實戰經驗,在教學中往往是教師理論闡述占據了大部分教學時間,在案例運用、實踐性模擬等方面較為缺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因此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都不理想。這種單純的基礎知識教學,會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鍛煉與提升。
(二)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
部分高職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缺乏合理性與專業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專業特色,存在因人設課的現象,課程設置依賴于學校條件、師資狀況,而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人才培養目標來設置課程,與教育教學規律相違背,教學目標也不清晰,教學效果與學生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如旅游政策與法律法規是一門教學內容較為復雜的課程,包括了多個法規體系:旅游法基礎理論、旅行社法規、旅游安全及交通管理法規、保險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旅游投訴管理法規等,這些法規數量多而體系雜,教師授課時往往是單獨授課,而授課的深入性又在于教師本身的知識與技能水平,造成知識主次不分、體系不完善、重點不突出、知識關聯性較差問題的發生,學生在學習完整個課程后,仍然缺乏對旅游法主旨的把握。
(三)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需要重視實踐性特點,這一教學要求需要有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但在實踐中,往往以案例型教學為主,而案例的選擇又以教學案例為主,缺乏與實際的緊密聯系,導致案例教學失去了意義。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師資隊伍中缺乏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教師,其比例僅占所有專業教師的15%左右,多數教師都是在畢業后直接進入院校任教的,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使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存在先天缺陷,與實際脫離較為嚴重。另一方面,我國旅游業是一個起步較晚的行業,進入教育領域也較晚,因此,缺乏專業、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度較差,在實踐性教學方法的探索上較為落后,缺少教學方法的創新性與靈活性,直接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旅游法》頒布的背景及對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的影響
(一)《旅游法》頒布的背景
我國旅游業由于起步較晚,法律法規的完善性較為缺乏,相對于國外比較體系化的旅游法律法規及其研究,我國則一直在不斷更改,因此旅游業的發展也缺乏秩序性、合理性。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頒布實施,對旅游景區、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餐飲以及旅游規劃等做出了新的規范與規定,從嚴要求旅游人員、管理人員、經營人員與從業人員的素質與行為,從源頭上對其行為與素質進行提高與規范,使景區、旅行社、酒店以及規劃等各個領域能夠有規范化、秩序化的發展,從而轉變旅游業發展方式,促進旅游市場秩序的規范化,保護旅游者及旅游行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二)《旅游法》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
1.《旅游法》影響了學生對旅游職業的價值觀判斷
《旅游法》規范了我國旅游市場,盡可能從法律法規上肅清各種不合理和不健康的旅游行為,從而凈化旅游行業的環境,也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與職業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為學生職業素質的堅強法律后盾,使學生能夠重新認識旅游行業相關工作規范,樹立更為健康、良好的職業價值觀,進而與旅游行業的崗位能力要求實現有效對接。
2.《旅游法》對導游職業產生了直接的沖擊,對學生的職業選擇產生了較大影響
法規對付費旅游及旅游購物回扣的要求更為嚴格,直接打擊了旅游市場的各種不正之風,并直接影響到導游的個人收入,加之導游工作的壓力大、收入無保障等各種現實問題,會使學生對導游工作產生畏懼心理,進而使學生在未來職業選擇上有意避開導游這個職業,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職業教育上也會面臨改革。
(三)《旅游法》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影響
1.《旅游法》對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管理專業必須加快教學體系的完善,能夠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更新教學體系,優化課程設計,適應旅游業新的發展態勢,拓寬學生的就業面,以適應《旅游法》對人才能力與素養的要求。
2.《旅游法》對部分教學內容提出了相應的調整要求
《旅游法》對旅游行業的各種行為提出了嚴格的規范與約束,教學內容也需要及時更新。現有教材要加快對《旅游法》內容的同步更新,在《導游業務》《景區服務與管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計調實務》《領隊實務》等專業核心課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使人才培養能夠滿足《旅游法》的新要求。
(四)《旅游法》對旅游職業的教育與培訓提出了新的要求
《旅游法》對旅游職業的教育與培訓采取了積極的鼓勵與支持態度,旨在全面提高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這一法規也對旅游職業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各高職院校加快對校內人才的培養及培養質量的提高的步伐,同時還要承擔起旅游類相關人才的繼續培養與教育的任務,因此,各高職院校還要轉變觀念,發揮自身的優勢,占領這一繼續教育市場,以服務于社會。
三、基于《旅游法》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創新
(一)提高教師對《旅游法》的認知水平,真正將《旅游法》融合到教學中
要將《旅游法》融合到現有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實踐中,就必須建設一支知法、懂法、用法的教師隊伍。高職院校要加強對《旅游法》的宣傳、學習、研究與貫徹,使教師能夠深刻認識并理解《旅游法》的內容與要求,改進傳統教學中的不適應部分,完善教學手段。要綜合運用進修、培訓、學習、講座、專題討論、課題研究等方式,加大對《旅游法》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相融合的研究力度,培訓一批能夠全面認知并理解《旅游法》、能夠將自身認識與理解融入教學實踐的教師隊伍,能夠使教師在真正領會立法意圖、內容實質、主要制度及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開展旅游管理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將《旅游法》與旅游管理教學緊密連接,通過課程的開設、教材內容的更新等途徑,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立足于《旅游法》開展旅游管理學習與實踐。教師在課余時間要通過學術交流、掛職鍛煉、實地考察、兼職工作等形式,提高自身對《旅游法》與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相結合的實際認識與經驗,將教師隊伍打造成一支“雙師型”隊伍。要從旅游行業的相關單位與企業中聘請各類人員,為學生講解旅游行業最新動態、新問題等內容,增加教學現實意義。通過一線工作人才對教師隊伍的補充,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旅游法》實際運用的機會。
(二)整合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有很大的分散性,教學內容重復性較高,與《旅游法》的融合有較大難度,因此,需要整合課程體系,有效結合《旅游法》的理念與內容,通過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將課程內容整合到一起,重視結合類課程對《旅游法》內容的運用。實訓教學中,通過案例分析、專題講解、情景再現等方式,指導學生運用《旅游法》與相關課程知識,解決實訓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實訓課程與職業崗位要求的對接度。
(三)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分組討論、任務驅動、項目合作、問題探究、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手段,加強案例資源、教學資源庫的構建并搭建探討平臺,為學生提供更為靈活的學習方式。如運用模擬法庭教學法,結合角色扮演等方式,將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導游業務、旅游糾紛處理、景區管理等課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基于《旅游法》的角度探求規范化處理的途徑。模擬法庭教學模式運用更為真實的旅游管理案例,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所學旅游管理、《旅游法》相關知識,通過仿真性的審理,提高《旅游法》與旅游管理實際問題的整合度,有效融合理論與實踐學習過程。在角色扮演中,學生運用《旅游法》相關知識,對旅游管理各課程體系中的理論知識、模塊知識進行轉換,使其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通過多種校園活動和技能大賽,為學生提供崗前操作機會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舉辦旅游社團、旅游文化節、導游大賽等豐富的活動,學生通過共同策劃與組織,在《旅游法》的規范下,設計規范、合理、趣味性更強的活動,運用理論知識,結合實際事件,圍繞旅游產業發展中出現的熱點事件、問題進行探討,明確活動定位、確定活動主題、設計項目內容、豐富項目形式,鍛煉學生的綜合組織與協調能力,整合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舉辦專業化較強的旅游文化節、導游大賽和旅游社團活動,通過團隊合作,查缺補漏,共同完善活動內容。學校要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參加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打通旅游專業甚至其他專業之間的系級界限,組織更多對旅游管理有興趣的學生,開展本校、本系的職業技能大賽,強化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為全國性大賽輸送更有能力的參賽學生。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就旅游糾紛、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行業中出現的實際案例進行模擬法庭等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各類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使學生提前接觸本行業的實際問題,積累豐富的職業技能,為他們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旅游法》的頒布與實施,使我國旅游行業進入了規范化、可持續發展的階段,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必須緊跟趨勢,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充分整合《旅游法》相關理念、內容,提高教學內容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