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國高校后勤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且在后勤服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讓高校的辦學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高校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勢之下后勤服務保障工作需要深化管理改革,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服務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49-01
我國高校在近些年辦學質量得到了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這些都給后勤服務保障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后勤服務部門需要深化改革,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
一、高校后勤改革面臨的新形勢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國教育得到了迅速發展,一些高校辦學的水準得到了提升,并且規模逐步擴大。不僅如此,由于教育資金的投入增大,學校一些基礎設施在近幾年得到了完善,特別是多媒體教學設施的配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校教學的質量。隨著教學的發展,學校的生源數量也開始逐年提高,新生力量的強大,為學校添加了更多活力,給學校帶來了新鮮血液,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學校學生數量的遞增,同樣會對學校后勤保障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
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擴招政策,這個政策的實施對高等教育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擴招生源必然會使高校在短時間內加強自身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學校后勤服務質量,但是有的高等院校資金不足,大刀闊斧的改革直接增加了學校的資金壓力,影響學校教學的發展。另外,在學校經費的支出中,后期部門占有絕對的比重,所以后期工作壓力劇增,學校為了保障后期管理工作能順利進行,所以會投入更多的經費,特別是學校水、電等基礎設施方面。除此之外,學校后期部門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后期員工的工資待遇低并且社會地位不高,所以在學校內后期部門的員工并不受到學校師生的重視,這些都會對后期職工工作造成一些影響。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后期管理的發展,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改變現狀。
二、深化高校后期管理改革
(一)實行績效考評機制
后勤部門與學校之間應該是互相監督和牽制的關系,并且兩者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契約,這種關系決定了學校和后勤服務部門之間各自需要履行的義務。一般來說,后勤服務部門需要向學校提供一個良好的后勤服務,而后勤部門則需要從學校這一方獲得屬于自己的效益。這是兩方共同利益的劃分,需要通過兩方的努力獲得,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對雙方進行考核,因為這樣才能確保學校和后勤服務部門兩方已經履行了協議。由此可以看出為了衡量雙方的工作,需要在學校設置績效考評的機制,這個機制設立的目的在于通過績效考評能了解雙方的工作質量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標準。在學校內實行績效考評能對后勤服務部門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約束,并且能有效地調動后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后勤服務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會更加有動力,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后勤保障服務工作中。這樣就能規范后勤服務工作的管理,提高服務對學校的保障能力。
(二)實現后勤社會化管理
高校內部后勤服務部門可以為學校師生提供后期保障,并且后期部門的管理是完全獨立的,它并不受學校的干涉,所以在對后勤部門進行管理的時候,可以實現管理的社會化,因為這樣才能提高后勤管理的質量和水準。提高后勤管理的質量應該提高其社會化程度,因此,這就需要后勤管理人員借鑒社會企業的管理方式,運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轉變自身的管理方式,推動后勤部門管理的現代化和社會化。推動后勤管理社會化首當其沖是要在管理中實施責任制,責任制的目的在于明確各個后勤管理員工的職權和工作范圍,讓職工對自己的責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責任制的推廣可以規范員工的工作,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另外,需要將后勤服務部門的管理和服務分離,這樣才能增加后勤服務權利行使的自由度。后勤服務管理措施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質量,從而為學校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所以后勤管理人員需要加大管理的社會化,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強后勤員工隊伍建設
高校后勤服務的質量和后勤人員的素質緊密相關,所以加強后勤員工隊伍建設是有必要的。高校內部后勤職工不僅僅為師生提供服務,更重要的是后勤職工的行為會對師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優化后勤人員的配置是符合學校發展的,主要的方法是加強后勤部門人力資源的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解決后勤部門人力資源的配置和管理問題。另外,還需要調整部門內部的員工結構,對部門的員工進行再教育,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提高隊伍整體的服務能力。
三、結語
總之,我國高校的后勤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需要后勤管理人員從高校實際情況出發,正視后勤改革所需面對的問題,解決、完善這些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后勤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