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讓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并滿足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需要,要求中職院校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就中職院校電子技術基礎與實訓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與建議。
[關鍵詞]中職院校;電子技術;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60-01
現階段我國正不斷加深在教育領域方面的改革,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步入21世紀之后,我國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將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基本發展方向。同時,在我國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黨中央國務院為了增強對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視力度,在會議當中強調“推行素質教育要將增強學生所具備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為工作重心”。因此中職院校電子技術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中職電子技術教學現狀
現階段,部分中職院校在進行電子技術基礎與實訓的實際教學時,不注重培養學生在創新方面的能力,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將教師作為教學主體,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較為被動地去接受知識,從而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同時有的教師只注重自己所教學的課程內容,缺少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拓展,導致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都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無法進行有機地結合。其次,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教學方式卻完全相同,使得學生發揮不出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并且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無法跟上學習進度。
二、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策略
(一)讓學生多思考,培養其創新能力
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思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從而培養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另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設計,從而更好地抓住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準確掌握知識重點。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電子技術對我們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哪些積極作用與貢獻,如交通信號燈、同步通信衛星、數控機床等,以此來培養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的興趣,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有效結合基礎學科,尋找創新點
在中職院校的電子電工教學中,數理化作為基礎學科,是學生學習和掌握其他相關專業知識的基礎,也是創新思維的關鍵。現代教育中各學科之間存在極大的聯系,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自己所教知識的同時,還要結合相關學科的部分知識,對其進行拓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其次,電子技術屬于物理學中一門分支學科,因此該門學科中包含較多的物理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電子技術的相關知識時,還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所以,電子技術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不能只考慮電子技術這一個方面,還要有效地結合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知識來進行相應地擴展,并通過滲透其他學科來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創新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通過應用實驗實訓,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當代中職院校教學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增強中職學生知識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增強學生獨立解決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地應用,滿足當前社會發展對學校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電子技術教師可以采取實驗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于電路設計等知識的理解,并讓學生能夠在熟練應用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口。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面向應用的實驗教學時,可以從電路設計、仿真、PCB板制作、焊接、音樂合成器、調試到產品雛形等步驟人手,都只在較為關鍵的地方進行適當地指導,同時在遇到問題時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解決,在無法解決時教師再給學生指出問題所在,并用啟發式的講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直接給出解決方式,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應用與創新能力,并且教師還要對每個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了解,以便對癥下藥地進行提升。通過這樣的實驗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知識,并能夠對電子電路進行合理的分析,讓理論更加接近實際,從而調動學生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以便更好地培養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電子科學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需要更多的創新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方式進行科學的改革,有目的地去增強學生創新能力,但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總結與完善,培養中職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取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