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引導教師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提高自身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實踐教學和自主學習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引導者和領路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實踐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77-01
惠風和煦,楊柳拂面,乘著遼寧省生態環保產業校企聯盟成立和第二屆全國職業院校林業技能大賽成功舉辦的東風,我校再次邁出“省級示范、行業一流、全國特色”堅實的一步。這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規劃綱要的重要舉措,是開放辦學體制,探索校企合作辦學、集團化辦學、聯盟化辦學等多種辦學形式的實踐成果,是開放管理體制,構建由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新型模式。逐步形成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產業過程對接的新培養體制。逐步建立學生技能大賽制度,對技術技能型精英人才的發現、培養、選拔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一種創新發展。
我校秉承綠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這一主線,人人承擔育人任務、堂堂滲透育人內容、時時蘊含育人理念、事事體現育人作用,營造全員育人良好氛圍,整合學校、教師、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協同育人的機制,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立德”就是德育為先,有德成人。立德樹人是大學的育人之本,是對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培育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價值觀是育人育才的基石,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支柱。國家領導人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現實社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潮給學生乃至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消極影響,造成學生理想彷徨、信仰迷失,偏離了追求夢想的初心,失去了為夢想而奮斗的動力。我校作為一所林業特色高職院校,辦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地多廣、道多寬、樓多高、硬件設施如何優越、辦學規模如何龐大,最根本的標準是學校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對國家、民族以及對全人類所作的貢獻。培養忠誠的、積極的、正直的學生,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人才,是檢驗學校辦學質量的唯一標準。
“樹人”就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有技成才。國家領導人指出,青年大學生要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錘煉高尚品格,才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培養學習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分辨、汲取知識、融會貫通并重新構建知識體系以及開展科學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著眼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以培養實踐能力為重,聚焦學生,圍繞學生,服務學生,引導他們正確認識遼寧省和中國發展大趨勢,正確認識所學專業和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承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遠大抱負,腳踏實地全面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專業素質,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端品牌”就是社會認可,有職成業。職業教育以滿足社會生產勞動的需要為宗旨,就業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導向,是檢驗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有市場就門庭若市,沒市場就門可羅雀,培養交往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具備適應社會、應對挫折和挑戰的心理承受力,能夠順利地融入企業,創造職業發展的機遇。在與他人溝通、交往、合作中得到認可,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學校要在專業設置、管理模式、辦學特色上不斷創新,下工夫推動畢業生職業教育發展的后勁,不為就業率、不圖虛名,通過職業教育創造實實在在的利益,培育出大批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人才。
當前,我校前校后場、產學結合、育林樹人的辦學特色,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獨自面對現實和未來,善于發現問題,獨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完成崗位任務,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真正肩負起實現遼寧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土更沃”的責任。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引導教師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提高自身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實踐教學和自主學習相統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引導者和領路人。我們要讓從林職院走出去的學生以立德為導向,以樹人為核心,以社會為平臺,既具有高超的專業技能又具備高尚的工匠精神。學校也將乘經濟轉型升級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積極調整專業結構,對接產業鏈需要,適應市場需求,辦出思想、辦出特色,活用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實現專業、技能、教學方法各方面特色發展,推進產學結合,打響綠色教育高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