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整個過程中,大學生往往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但是往往會缺乏相應的創業經驗以及相應的社會人力資源,所以當前的大學生成功創業的決定因素已經從個人因素逐步地轉變為國家的政策保障因素。簡單地從政府的政策、規范制度以及認知制度這三個方面來闡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制度研究。并且通過政策規范認知模型的建立,通過結構建立方程來驗證相應的結果,從而提出對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優化的對策與建議。探討一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從政策、規范、認知三個方面來說明相應的制度。
[關鍵詞]“政策-規范-認知”;創新創業;制度研究;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87-01
一、“政策-規范-認知”模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度
(一)政策制度
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制度大多數都是由有關的中央政府根據相應的地區實際情況所制定的。在這種政府制度管理的模式下,各部門之間的干涉以及影響是比較少的,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導致各部門的目標不相同,從而造成了政策關注點的重點不同,比如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有很多創業失敗的原因是由于資金不足,或者是融資失敗,又或者是通過貸款方式,無力償還貸款,也有可能是創業的相關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等。這些問題就需要有關的部門具體地針對某一項創業實施具體的扶持。如果國家政策不能很好地對這些創業項目進行扶持,那么有可能就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能切實地解決一些創業問題。
(二)規范制度
在社會提出的大眾創新這個過程中,創新創業在整個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與企業合作也有明顯的影響。總的來說,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與社會或者是企業的聯系依舊是在表面上,大部分企業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合作仍然只是處于初級階段。同時社會中成功創業者的創業精神雖然有感染力,但是創新創業在當前高等教育當中定位并不準確,從而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具有高風險的運行模式,這些仍然不能適應當前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
(三)認知制度
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獲取的有效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認知水平。目前雖然很多高校已經確立了創新創業課程的框架,也就是通過相應的企業家的精神與創新創業課程相聯系,并且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推進有關創新創業專業知識的教學,開展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但是,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的針對性并不是很強。根據有關調查顯示,當前的大學生占很大的一部分對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不自信,這樣就很難保證整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隊伍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度優化的對策
(一)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的內容體系
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內容應該是在公共服務政策的引導下,應該是以融資政策為重點。因為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資金是首要問題。一般來說,企業互助性等有些活動并不可以運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因為這些活動具有較高的風險,同時消費也較高,雖然國家已經建立了有關機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資金支持,但是相關機構的責任還并不明確,所以在這個方面來說,國家的有關部門應該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經營與扶持有關的創新創業項目,才可以引領當前的大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創新創業過程中來,并且需要集中大量的資源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政策。
(二)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監督管理政策
國家的有關政策通過減少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稅收的收取,從而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積極地發展,同時通過有關稅收減免的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建立,這是大學生創業的首要條件。所以,在創業過程中,有關機構的監督與評價過程都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與手段,追求整個監督過程的科學性與客觀性。當然監督過程并不是對大學生個體創新創業項目的監督,同時也需要對政府、高校、社會等各個方面來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執行的力度。然后在這個基礎上,了解不同區域、不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展的現狀,以此來確定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然后由政府提供一些技術指導,最后加以改正。
(三)構建風險擔保體系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有關部門應該建立多種風險擔保體系,從而降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風險。在這個工作過程中,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的教學,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風險意識,并且培養大學生抵御創業風險的能力。并且,學校也需要為大學生團隊提供相應的理論知識的指導與服務。另外,國家與政府需要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比如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保障制度,也就是通過增加財政撥款、減少個人稅收的方式來增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的流動資金,以此來降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風險。
總之,大學生創新創業對于當前人才的培養、科技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政府應該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的重點。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大眾創新等一系列政策,就是通過創立創新創業課程,來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通過開展相應的創新創業課程,以此來儲備一定專業的創新創業人才。并且充分地利用當前社會的人力資源,將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體的成功的決定因素由個人因素轉向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制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