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討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影響因素,通過對南京市不同地區的三所幼兒園的小班家長進行訪談,對幼兒園語言環境進行觀察記錄,總結出影響幼兒語言編碼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一是幼兒個體差異因素;二是家庭環境因素;三是社會文化因素。同時,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對策。
[關鍵詞]小班幼兒;語言編碼;家庭背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071-01
在日常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有時對于同樣的語言教學活動,為什么有的幼兒在語言講述時侃侃而談,而有的卻只是單個的詞語?帶著這一疑問,筆者在該市的不同地區選擇了三所普通幼兒園。通過對這三所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測試,以此考察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現狀,探究幼兒語言編碼的影響因素。在此研究過程中,筆者采用質化研究的方法,深入幼兒園,借用看圖敘事這一研究工具收集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資料。接著對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自下而上的解讀,歸納出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分析工具。筆者依據歸納出的分析工具,對三所幼兒園幼兒語言編碼的原始資料進行解讀,并探究了幼兒語言編碼的影響因素。
一、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類型
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類型主要有零星羅列型、部分關系型、主要關系型,這種表現為開始理解圖畫的內容,并能夠抓住圖畫的主要內容、主要事件以及畫面形象之間的主要關系,最后是整體型表現為圍繞畫面的主要內容和事件進行有層次地講述,句子連貫而且句式多樣。
二、幼兒語言編碼的影響因素
基于上文小班幼兒語言編碼的類型可知,三所幼兒園幼兒語言編碼存在著區別。影響幼兒語言編碼的因素很多,筆者結合已有的研究,總結出幼兒語言編碼的影響因素。
(一)幼兒個體因素
就幼兒個體因素而言,主要包括幼兒能力的個體差異、幼兒個性方面的差異。在幼兒能力方面,主要是因為幼兒具有不同的智能傾向。這些能力都支持著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使有些幼兒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表現突出,動手能力較強等。語言編碼能力也是如此,擅長于語言能力的幼兒語言編碼能力突出,能主動敘述故事,在敘述過程中能使用豐富的詞語、復雜多變的句子,且邏輯性強等。
(二)家庭環境因素
影響幼兒語言編碼能力的因素很多,在外部環境這一原因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是家庭因素。家庭的基本背景、家庭的文化環境、家庭的溝通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幼兒的語言編碼能力。
(三)社會文化因素
在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中,不同社會文化里的家長對幼兒語言編碼時的反饋方式不一樣。一般而言,在民主程度高的社會文化中,家長偏向于使用低情境反饋,在民主化程度高的社會文化下,家長偏向于使用高情境反饋。
三、幼兒語言編碼的對策
(一)正確看待小班幼兒語言編碼
首先,小班幼兒身心發展尚未完善,還處于發展階段,因此我們不能對幼兒的一切進行評判??赡苡械挠變涸谶@次研究中,其語言編碼發展受個體因素等影響,未能達到正常發展水平,但是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語言編碼。正是因為幼兒語言編碼的這種不成熟狀態,孕育了幼兒以后發展的可能性。
其次,在家庭環境因素方面,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其幼兒語言編碼存在著差異,但這并不意味著來自知識分子家庭的幼兒,其語言編碼發展比較完善,而普通勞動者家庭出身的幼兒其語言編碼發展滯后。我們在分析幼兒語言編碼的差異性時,應該看到幼兒的個體差異及社會文化等因素共同影響著幼兒語言編碼。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語言氛圍
1.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
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孩子看作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在這個基礎上,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才會是平等的,孩子應該通過這種溝通方式建立起自己的交際能力。其次,家長還應該把孩子看成是一個需要成人細心照顧的、可塑性強的未成年人。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家長在對待孩子錯誤的事情上應該循循善誘、細心開導,而不是依靠簡單粗暴的言語。家庭內部成員應該對幼兒教育進行分工協作,統一教育觀,這樣才有利于幼兒身心良好的發展。
2.盡可能地為幼兒語言發展創建良好的環境
創建良好的環境可以從兩方面人手:一方面是客觀的物質環境。在家庭經濟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增加幼兒閱讀物。在這方面,家長都是竭盡所能地在家庭能力的范圍內極大地滿足幼兒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精神環境,即家庭的文化氛圍。家長應多抽時間與孩子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家長應多與幼兒溝通,以語言溝通為主,擴展幼兒的知識。
(三)重視幼兒園對幼兒語言編碼的補償教育
補償教育指為文化缺失兒童設計不同教育方案,以補償其幼年缺乏文化氛圍影響的不足,進而降低其課業學習困難和增強課業學習能力。針對那些幼兒語言編碼單一,特別是那些無敘述類型及零星羅列型的幼兒,學校及社會機構等可以對其進行補償教育,以此促進幼兒語言編碼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