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現代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創業能力與創業精神成為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學校推動創業教育發展勢在必行。而對中職學校而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校的創業教育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因此,從多個角度出發,圍繞中職學校創業教育的實施途徑和策略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創業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087-01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著教育事業的進步,近年來,職業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以中職學校創業教育為例,受到起步較晚的影響,有的中職學校實施創業教育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針對此情況,圍繞中職學校創業教育實施途徑和策略展開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創業教育工作機制建設
(一)完善創業教育領導機制
為了確保中職學生創業得以實現,首先,要求中職學校圍繞創業教育的體制進行完善,其中領導機制建設則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只有站在宏觀的角度,發揮學校領導及主管部門的牽頭作用,促使各部門之間圍繞創業教育展開協作,才能夠使創業教育工作得到落實。
(二)建立創業教育管理制度
創業教育的實施需要有強有力的管理制度的支撐,建立創業教育管理制度勢在必行。在工作實踐中,中職學校首先通過考核機制,對學生創業活動進行評價,并將其納入學分制系統中,將創業活動與學生的成績掛鉤,如此可以激發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對取得良好效果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相應的獎勵。
二、打造中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一)合理設置創業教育課程
目前,我國中職創業教育以課外實踐的方式為主,而根據中職學校學生現狀,他們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在獨立開展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著諸多困難。鑒于此,中職學校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創業教育課程,基于課堂教育為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提供適當的指導,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二)大力開發創業教育教材
目前,我國市場中涌現出非常多的創業教育教材,然而這些教材的內容大多缺乏系統性與專業性,基本上都是涉及理論方面的知識,沒有與社會現實結合到一起,對中職學生而言并不具有適用性。因此,中職學校應著力于開發創業教育教材,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學習素材。關于創業教育教材的開發,筆者認為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教學內容項目化
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應優先考慮教學項目與任務驅動的模式,將創新元素融入其中,使教材內容及結構得到優化。
2.創業項目實用化
中職學校的專業特點決定了創業教育教材中的教學項目應與區域產業特點緊密結合到一起,做到三大產業都有涉及,且突出第三產業。與此同時,應將整體的創業基礎知識進行分解,并融入每一個教學項目中,提高教學項目的實用性,促使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3.創業素材本土化
在開發創業教育教材的過程中,應優先考慮本土化的素材。例如,開發與當地創業政策、創業流程等緊密相關的創業項目,如此才能夠使學生創業學習的實效性得到提升。
(三)提高創業教育課程研究水平
為解決中職學校創業教育課程面臨的實際問題,還要教育工作人員結合現實情況與學校特點,圍繞此展開深入研究,使創業教育課程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三、全面提高創業教育師資水平
(一)強化教師創業教育技能
作為實施中職學校創業教育的主體,教師的教育技能水平對教育的實效性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著力于培養教師創業教育技能,促使他們為創業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二)打造優質的創業教育教研團隊
中職學校打造優質的創業教育教研團隊有利于推動創業教育的發展。因此,學校可以應引進更多專職的創業教育教師,并聘請校外創業教育專家,共同圍繞創業教育工作展開研究與探討,分析當代社會學生創業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創業教育教材進行完善與補充,改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使中職學校創業教育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加強創業教育實踐教學
(一)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
有的中職學校在創業教育實踐中會與校外企業合作,創辦雙重屬性公司,為學生提供機會與平臺去參與創業實踐活動。顯然,學校必須對這一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在提高中職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結合市場需求,推動他們在實踐中發揮出自身的專業特征,使其實踐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積極開展校企、政企合作
站在中職學校的角度,提高創業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開展校企、政企合作。例如,學校可以和企業、社區以及各級共青團保持緊密聯系,從技術、培訓、場地、投資等方面為學生創業提供支持。通過打造校企、政企合作平臺,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創業實踐,并基于社會各界的支持,將創業教育的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實現中職學校創業實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