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交流的媒介。文化的交流離不開語言,語言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語言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語言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文化,兩者在促進中發展,在發展中促進。對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文化導入;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13-01
一、中職學生興趣的培養
英語成績不理想是現在中等職業學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從研究調查中可以看出,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并不能達標。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沒有掌握學好英語的方法技巧。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已經是成功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付出辛勤的汗水,最終也會提高英語水平。
多年來,中職英語教學一直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語法傳統式教學,這樣很容易導致上課課堂氣氛沉悶,使大部分中職學生對教師組織的活動沒有興趣,不愿意參加,這些學生本來英語基礎就很差,他們更不喜歡這種教育方式,導致教師講的學生聽不進去,不能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同時會導致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脫離。在教育中插入英語文化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言和文化的興趣,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和領悟能力,確保學生能接受文化教育,教學難度要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感到困難,找到學習英語的自信,切身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發展的必然選擇,中職教育是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方法出發,讓中職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同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創新、不斷尋找更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
二、英語詞組對文化導入的影響
在英語詞組的教學中文化知識的講解對文化導入非常重要。在閱讀文章時,文中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帶顏色的詞,教師可以通過對話練習的方式,補充一些習語。習語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固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因此,習語比詞匯更富于文化內涵,而且習語還反映文化的每個方面。習語正像一面鏡子,我們可以透過它清晰地看到色彩斑斕的民族文化。習語不僅帶有民族色彩,而且也是不同語言之間差別最為顯著的地方。
例如,在射擊比賽中,射擊能手常常用撲克牌作為靶子,射撲克牌上面的紙點用英文是spots,如果能將spots打掉,這個選手絕對是相當厲害。因此,在口語中,“knock the spots off something/someone”表示“遠遠勝過某物或某人”的意思。“Goahead with your plan.I'm all for it.”進行你的計劃吧,我完全贊成。
不同文化的交流需要依靠語言,文化教育需要語言,兩者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各種各樣獨具特色的英國國家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視野更加開闊,對英國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同時能學習和借鑒英國的傳統文化知識,并將其融入中國的文化中,中西交融,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三、課余時間的利用
在課堂外,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并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愛好,使學生在業余時間也能收獲更多。對于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來說,課堂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教材中的東西很少,所以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閱讀英文雜志、書籍,參加一些英文的培訓或者講座等,多接觸一些有關英國的文化習俗和社會知識。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大數據的應用,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中資源量大,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借鑒,使英語學習者能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為教育學生服務,筆者認為中職學生的課余時間很豐富,有充足的時間舉辦各種關于英語的活動。中職教師對待英語教育的態度也是教育過程中的主要因素,教師對自己教學任務的明確性、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以及教師本身的英語交流能力、英文文化的掌握程度,這些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運用視頻,讓學生真切地體會英語文化,自己了解英語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插入一些小組演講的活動,對英語教學可能帶來一些幫助,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自己培養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中職教育中必須存在的一門課程,是中職學生對外交流必須掌握的一門語言。在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中,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語言,是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做到走出去,引進來,也需要語言的交流,英語語言的靈活掌握和運用就在交流中體現。所以在當今形勢下,英語教學需要改革和發展,不僅要從學校、教師出發,也要在學生綜合素質、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開展教學。展現文化魅力,促進文化的傳播,中職英語教育需要進行改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