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高職教育中,英語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和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語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能。而高職院校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社會提供專業技能人才。因而,高職院校不僅要加強英語詞匯量和基礎的教學,還應該重視專業性和實踐性的培養,提升英語的實用價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實用價值;高職院校;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16-01
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專門應用型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用人單位不再只是看應聘學生的英語證書等,而是更加看重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比如,文書和口語的熟練度。因而,高職院校應該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注重英語的實用性教學,提高英語的實用價值,為學生未來步入社會具備較高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改變教學觀念,樹立實用價值教育觀念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更加注重未來實際工作的應用,更注重知識的實用價值,而不是考個分數、拿個證書。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摒棄以分數或者證書定畢業的標準,實行用學生實際英語交際和溝通能力作為是否能畢業的標準。英語教師也應該樹立新的英語教學觀念,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提升英語的實用價值。同時,以未來職業對英語的要求以及學生對英語的需求為出發點,確定英語教學的目標,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二、更新英語教學教材
高職英語教學教材的更新,首先,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合理地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層次劃分,然后根據層次的不同,制訂相應的階段性目標,確定該階段的教學重難點,選擇合適的教材,展開針對性教學。其次,當學生的英語擁有一定基礎之后,結合學生的職業規劃,加強專業英語的教學,比如,翻譯、建筑、商務等,切實提升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三、改進教學方法和途徑
很多高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沒有多大興趣,英語水平也比較差,這些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來說,是需要正確面對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愉悅、輕松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英語的實用價值。
(1)摒棄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實行開放式的學習模式,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明顯的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差別,沒有課桌和講臺的區分,只是朋友之間的談話聊天,不用太在乎交流中出現的語法問題,也不用關心英語說得有多標準,最重要的是敢開口,敢表達自己的想法。(2)鼓勵學生多和外教或者外籍人士交流。英語的學習不僅是積累詞匯量,更重要的是使用,因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和外籍人士交流,通過實際交流,加強英語的運用能力和聽力,了解國外的文化和風土人情。久而久之,學生英語的實踐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3)教師積極構建英語交流平臺,開展各種活動。在開展活動的時候,要注意這只是純粹的英語交流,不帶有任何其他目的。因為如果有顯著的目的,就會有攀比,而攀比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負面影響,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學生英語水平的發揮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到企業定崗實習,經歷實踐,了解相關運作流程,了解工作所需的英語知識,從而學生認識到自己英語知識的不足,能在學校學習中,具有針對性地學習,有目的地學習,這樣對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更加具有緊迫性,因此,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注重英語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習英語的使用價值,提升學生未來的社會競爭力。
五、結語
隨著我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語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能。而高職院校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社會提供專業技能人才。因而,高職院校不僅要加強英語詞匯量和基礎教學,還應該重視專業性和實踐性的培養,提升英語的實用價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高職院校的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職院校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實用價值。然而實用性的英語教學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職院校和英語教師以及學生的共同努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該緊跟市場需求,確立實用性英語教學目標。作為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地改進英語教學方法,注重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提升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這樣才能在將來的工作中,提升學生的競爭能力,實現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