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已經在各個學科的教學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由于物理學科具有較強的實驗性、抽象性以及應用性,且多媒體信息技術能打破時間、空間以及課堂條件的限制,能更好地揭示物理現象的變化,使一些抽象的和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能更直觀地顯示出來。所以,將多媒體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無疑是提高課堂效率、改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教學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有效手段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28-01
當今社會,科技競爭激烈,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教育環境下,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因此,僅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需要工作在一線的教師群體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物理學科的學習,重在實驗,只有通過實驗,才可以將書本當中抽象的內容轉化為生動的、形象的、學生能看得到的知識。但是傳統的課堂實驗教學有諸多的局限性,有不少實驗是無法在課堂上完成的,或者有些實驗現象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然而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還有什么知識難以展示呢?對于宏觀的、微觀的、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物理現象,我們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通過圖文并茂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觀察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就信息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如何應用,筆者作出以下幾點探索: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學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學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所以,在物理課堂上,教師要想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就需要多媒體教學的力量。以前常見的媒體是指能傳遞信息的中介物,而如今的多媒體是將文字、聲音、動畫、圖形、圖像等各種媒體組合起來,使多種信息能具有邏輯連接。利用這種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能刺激學生的感官,還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通過感受物理知識特有的“美”才能使課堂氛圍愉悅起來。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根據課堂講授內容配合多媒體創設相應的“境”,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情”,這種“情”“境”的碰撞,不僅能使學生真切深刻的感受了解物理現象,還可以將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轉變為對物理知識學習的渴求。通過這種信息技術式的教學手段,更容易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從而能集中注意力,對教師的提問能給出及時準確的回答。
二、模擬微觀實驗,突破教學局限
在物理課堂演示實驗中,有一些實驗揭示的是微觀世界的物理現象。我們知道,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直徑大于0.1mm的物體,小于該尺度的物體都屬于微觀世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Flash動畫模擬物理實驗中微觀世界,幫助學生構建更加直觀、形象的物理知識框架。例如,在講授九年級物理宇宙和微觀世界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網上搜集一些有關物質和物體區別的圖片資料、分子原子的動畫形態以及固態、液態、氣態的視頻信息等,通過這些音頻圖文資料,為學生展示物理知識中的微觀現象,這不僅能將學生帶入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物理世界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與興趣,還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從而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突破教學局限。當然,利用多媒體演示課堂實驗是教師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所以教師應認真對待演示前的準備工作,熟練操作,避免出現演示失敗的情況。
三、豐富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眼界
現如今,因網上資源容量大、更新快的特點,利用上網搜集學習資源已成為現代師生學習交流重要的途徑。這些學習資源網站的教育資源具有極大的共享性和交互性。在課堂上,學生才是獲取知識的主動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則起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對每一次即將學習的新課,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提前預習,通過上述提及的教育網站獲取學習資源,通過學生主動參與、收集和相關信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動力。通過利用互聯網,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使學習不再局限于課本,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歸納教材要點,提高復習效率
在初三中考復習階段,重現教材中基礎知識及重點難點是十分必要的。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件將物理中考中的重難點進行歸納和集中講解,使學生能既快速又方便地回顧以前的演示實驗所得出的現象和結論,為深層次的復習扎實了基礎。教師還利用多媒體演示功能,將物理精選習題配以相應的圖像直觀快速地展示給學生,這種方式要比通過黑板寫題作圖要高效率的多。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能大大提高學生復習的效率,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教師對物理現象的分析過程還是要進行必要的板書,不能讓多媒體完全占據課堂中的學習。
總之,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具備基本的操作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能力,必須走信息化教學之路,讓信息技術為物理教學服務。同時教師不能完全摒棄傳統課堂原有的教學手段,兩者應相輔相成,從而提升物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