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的音樂教學課堂上,高校的音樂鑒賞課堂是實施素質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與推進,對音樂鑒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目前,奧爾夫教學思想在高校音樂鑒賞課堂中實施,從而有助于實現(xiàn)更高的音樂鑒賞教學目標。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思想;高校;音樂鑒賞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54-01
一、奧爾夫教學思想的內涵
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卡爾·奧爾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其教學核心理念為“訴諸感性,回歸人本”。他認為:語言、歌唱、舞蹈等是人們在表達情緒和思想時本性、自然的流露。音樂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生活的體現(xiàn),當人們的辛勤勞作以及生活行為需要感情表達時,如果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骱臀璧福蜁纬珊唵蔚囊魳贰T趭W爾夫音樂教學思想中,人類不只是一個聽眾,更重要的是一個積極的音樂參與者。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主動參與到音樂互動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學不會”的精神負擔,反而會由于發(fā)自內心的本能性參與和創(chuàng)作,激活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參與力、表現(xiàn)力,從而使學生喜愛上音樂。
二、高校音樂鑒賞課堂的教學要求
音樂鑒賞課堂教學的目標是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而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思想與高校音樂鑒賞課堂進行結合,通過對學生內心音樂世界的開發(fā)和啟迪,使學生不再具有功利和負擔的想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從而有了最本真對音樂的體驗和情感表達,這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無疑是有效的。傳統(tǒng)的音樂鑒賞課堂就是教師講解作品,學生被動地聽曲目,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作品的表達意圖,最后教師做講評總結。這樣的鑒賞課堂比較乏味,缺乏學生和音樂的交流,只是被動地讓學生理解教材中的音樂,無法讓學生的音樂鑒賞情感培養(yǎng)出來,課堂情感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則是在音樂鑒賞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調動所有的感官主動參與,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的中心,僅僅起到輔助的作用,課堂就成為學生抒發(fā)情感的場所,音樂鑒賞就成了學生、教師情感溝通的平臺。
三、奧爾夫音樂理念運用的重點
(一)情景設定
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的時候,要將教學的整體氛圍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之中,通過游戲和故事的方式實現(xiàn)情景模擬。特定的情景為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實現(xiàn)提供基礎條件,它強調“人”的重要性,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音樂的作用就是抒情和敘事,所以教師在選定曲目的時候就應該選擇敘事明顯、情感表達強烈的曲目,比如《黃河大合唱》《命運交響曲》等經典名曲、正所謂一個情景包含一個世界,那么音樂鑒賞就能更加的內容充實,情景設定讓奧爾夫音樂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節(jié)奏是音樂的生命,通過情景設定讓學生在節(jié)奏的指引下更加有效地理解音樂內在的情感,使學生處在音樂情景之中。
(二)奧爾夫教學內容體系的綜合運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奧爾夫教學的內容,嗓音造型、動作造型、聲音造型這三個方面是其主要內容,這三個方面都可以運用到音樂鑒賞課堂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動和節(jié)奏朗誦活動,動作造型包括律動、舞蹈、戲劇表演和聲勢活動,聲音造型就是指樂器演奏活動。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表演者的動作造型、嗓音造型、聲音造型,充分理解情感,理解音樂中的故事,這樣一顰一笑、一起一停、一靜一動之間能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綜合魅力,通過奧爾夫教學內容體系的綜合運用能讓鑒賞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三)教學實施引導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體現(xiàn)奧爾夫音樂教學中的核心價值理念“訴諸感性,回歸人本”,充分調動學生身體的各部分技能,讓學生“眼、耳、鼻、舌、身”都參與進來。通過聽節(jié)奏、旋律、空間想象力等多種方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讓學生鑒賞能力更加完善。鼓勵學生多聽不同題材的音樂,多樣化的音樂形式才是奧爾夫音樂的特點,這樣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不再乏味,才能打開藝術的大門,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感受藝術世界的真、善、美。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公認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一,而把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音樂鑒賞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深刻體會奧爾夫教學理念和積極踐行奧爾夫教學方法,把“原本性”貫徹于教學過程之中,在“倡導參與、鼓勵想象”的輕松課堂氛圍中讓學生感悟音樂的魅力,從而提升鑒賞音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