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是新興教學模式之一,其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引起了教學變革浪潮,而現階段流行的微課資源也深受歡迎,其以開發技術要求低、短小精悍等優勢成為教學變革的重要資源。以小學信息技術課《西游記之火焰山——路徑動畫制作》為例,淺談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其中的微課應用的一點認識。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157-0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初期是美國兩位教師錄制自己的教學課件,并放在網站上,以便為無法正常進入課堂學習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后來此種教學模式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實踐教學中,此種顛倒傳統教學模式的方式即為翻轉課堂教學,此種教學模式的應用也是一種變革。
一、翻轉課堂與微課
2011年7月在我國廣州佛山胡鐵生首創微課模式,將45分鐘的課堂上時間縮減為5-8分鐘精華內容,將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以教學視頻(課例片段)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它以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較少、主題突出、內容具體、自主學習為主、涉及面廣等特點引起廣泛關注。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啟動了首屆中小學新課程優秀微課征集評審活動,微課平臺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熱捧,成為“2011年第三屆佛山教育博覽會”上的一個亮點。2012年9月佛山教育局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與北大某集團攜手啟動“首屆中國微課大賽”,并于同年12月啟動鳳凰微課項目,至此,微課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應用開來。
2012年9月在我國教育信息化電視電話會議上,黎家厚教授提出三通兩平臺,這一問題的提出對我國教學方式變革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其指出,當前教育熱點為翻轉課堂,而三通兩平臺建設對翻轉課堂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在我國,翻轉課堂也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如山東昌樂二中實行271法則,按照2:7:1的比例分配課堂時間;重慶聚奎中學開展541高效課堂教學,實行課前4步驟以及課中5環節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的模式包括以下兩種:一是課內—課外的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分為課外與課內兩部分,微課作用于課外部分,不僅可以起到復習的作用,還可以起到講解新知的作用。該模式利用微課復習之前所學知識,同時利用微課視頻對新知進行學習,在傳遞完新知之后,作前置性練習,以便于從中發現學習難點,最后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了解和掌握知識。二是課堂前半段一課堂后半段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使翻轉課堂周期縮短,但其核心價值不變,盡管將學習新知和檢驗學習情況的部分轉移到課堂前期階段,但這兩部分均需要通過網絡系統平臺進行教學,教師則可以利用實時監控功能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看,并發現其中的難點,針對個別問題予以輔導幫助,針對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解答,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
二、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微課應用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將微課資源滲透并融合進來,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以充分應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小學信息技術課《西游記之火焰山——路徑動畫制作》中,首先教師制作微課。微課中,教師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片《西游記》中人物以動畫與聲音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其次,登錄微課平臺,學生自主學習。微課視頻制作好后上傳至學習平臺,課前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因視頻時間比較短,因此學生可以通過重播、回放、暫停等功能記錄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再者,在線溝通,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了解。按照3~5名學生一組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針對微課內容中提出問題進行實踐操作,同時師生線上交流,為課堂活動提供參考。最后,課內交流,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路徑動畫制作是動畫制作的一個難點,學生可通過自主動手操作,再開展實際操作活動,各種路徑動畫的再講解交流,及其他形式的路徑動畫集體探究活動突破難點。針對其中的“潛能生”,引導其反復觀看微課加深對路徑動畫制作方法的學習,進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教學反思:應用微課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步調,對新知識進行初步感知,并形成知識結點。同時學生可以以微課為依據開展個性化學習,將習題解題思路展示出來,利用微課練習習題,達到查缺補漏的目的。另外,學生以學習任務單為準開展微課學習,找出學習難點,并及時反饋,以便于教師對教學重點進行及時調整,提高教學的有效率。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點,對于此,應予以重視,并對其他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并對該模式進行進一步完善,為教學變革提供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