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有效開展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評估驗收工作,促進項目按期按質按量完成,根據《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教職成[2015]11號)、實事求是,緊密聯系學校實際,分析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現狀,積極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探索了提高質量提升工程的一些方法。作為中職質量提升工程的一員,有必要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下工作機制和方法。
[關鍵詞]中職;質量提升工程;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7)27-0225-01
一、堅持對標定位,科學分類定級
按照全面貫徹落實《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教職成(2015]11號)、《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皖教職成[201638號)文件精神,根據《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評估驗收辦法)和(安徽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評估驗收指標體系)的通知》(皖教職成[2016311號)的要求(皖教職成[2016]9號)的項目建設標準,綜合考慮基層質量提升工程的功能定位、職責任務和實際特點,制定《質量提升工程分類定級量化評分表》,區別市、區、縣等不同類型質量提升情況,確定了“提升工程組織帶頭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動陣地、保障機制、工作業績、專家評價”等七項分類定級指標,采取區級自評、市級評價、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法,逐一學校對標定位分類定級。在質量提升項目中,評定為“好”的占30%;“較好”的占40%;“一般”的占20%;“較差”的占10%。實行分類管理、全面整頓。對確定為“好”或“較好”項目的,重點圍繞自己項目創新開展鞏固提升;對確定為“一般”或“較差”質量提升項目的,重點圍繞解決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力抓整改提升,確保每個項目都有整改目標和方向。
二、深入調研摸底。議定整改方案
結合開展每一階段、每一次項目建設情況和驗收情況,動員項目建設專家深入基層摸實情、解難事,組織召開質量提升會議及各校各項目代表以及領銜人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幫助各個項目建設查找問題;了解各個項目建設的急、盼、憂、怨,全面掌握基層組織管理運行情況;建立“周報告、月匯總、季分析”制度,對質量提升設置、領導班子建設、工作機制、基礎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及時召開質量提升工程會議專題研究,討論分析“因由故”,幫助需要整改的單位理清發展思路、明確整改事項。按照立即整改、逐步整改、上級統籌解決三個類別,逐項梳理匯總,明確整改措施。
三、強化督促指導。力抓整頓提升
實行市、區領導領銜人聯點包抓項目整頓提升工作機制,統籌力量抓整頓。突出“較差”項目的整頓,采取校級領導聯點包抓、部門結對幫扶的方式,集中力量抓整頓,促轉化。針對“較差”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不達標、班子軟弱渙散、工作機制不規范等問題,從省到市、區篩選一些工作效率高、素質高、熟悉質量提升工程工作的人員或者專家,下派擔任“較差”項目部指導。對“一般”質量提升工程建設,由校長、領銜人、項目成員聯系包抓,從強化班子、優化師資隊伍、完善制度人手,幫助抓整改、促提升;將“較好”和“好”質量提升工程建設確定為各市、區建設示范點,明確創建任務和標準,加大指導支持力度,著力在創建質量提升項目品牌、創新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工作機制上下工夫,努力形成一批理念內涵深、創建措施硬、反響好的質量提升項目品牌。
四、突出重點工作。著力破解難題
組織項目建設領銜人和項目建設核心成員進行集中培訓。結合重點工作任務推進落實,制訂項目領銜人培訓計劃,由市負責對所有質量提升工程項目組長開展集中培訓,切實增強項目建設領銜人帶動、領動和駕馭各個項目建設工作的能力。創新“三會一課”形式,利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平臺,豐富活動內容。
五、健全保障機制,深化整頓提升
整合現有中等職業教育建設項目和資金,在改革中推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建設,在建設中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項目實施中推進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開放共享,充分發揮項目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們知道,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應該從影響工程質量的全過程進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實施的全過程中,我們還應該認真總結出實施前、實施中、實施后共同參與和控制的質量管理經驗,探討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確保中職質量提升工程施工有序。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施工工序質量監控應分清主次,抓住關鍵,依靠完善的體系和驗收標準,確立質量提升工程施工工序質量控制計劃,設置質量提升工程施工工序活動質量控制點,進行預算,實現質量提升工程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