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初中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夠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對科學技術有深入了解。信息技術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科學技術學習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幫助,學校必須重視起來。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恰當的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其中微課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那么究竟如何讓微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呢?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用微課
信息技術是實踐操作性較強的課程。信息技術主要是通過實踐操作來掌握知識與技能,基本是邊操作邊講解,一些操作因為細節較多,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把網絡微課引入進信息技術教學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在新課講授環節,可以針對本節課中的重難點進行點撥,運用微課讓學生觀看問題的詳細解析;在知識拓展環節,可以選擇一些反應社會發展、具有前沿性的課外知識放進微視頻中,讓學生觀看作為課內知識的補充。
如:在教授PowerPoint“讓幻燈片產生動態效果”時,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作品時,學生就可以根據老師提前制作的“自定義動畫”這個微課視頻自己來控制觀看進度,基礎技能較好的學生角塊能掌握制作技巧,完成后還能觀看到一些有創意的能開拓自己眼界的資料;而基本技能較弱的學生可以重復、緩慢的學習每個操作,讓其快速、更好的鞏固基本技能,教師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創造思維的培養了。
二、如何選擇制作微課的內容
信息技術微課是以信息技術的某個知識點為制作核心,取材于重點、難點、疑點,在制作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使學生能夠在觀看視頻中學到關鍵性內容。微課時長般為5-8分鐘,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教師要將教材上的難點以清晰的視頻展現。微課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它方便在網絡上共享,有較強的拓展性,互動空間大,學生能夠在半結構化、網頁化、開放化、情景化的模式中進行多次重復學習、斷點學習等。
如:在學習PowerPoint“讓幻燈片產生動態效果”時,在菜單欄上有一個“幻燈片放映”,里面有一個工具“自定義動畫”,自定義動畫在幻燈片制作中有著重要作用,它是學生制作出精美演示文稿的重要工具,但自定義動畫對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因此,教師可以將“自定義動畫”選為微課制作內容,并結合某個演示文稿的操作為對象設計模塊,首先,規劃基于主題的微課如何設計,在設計中考慮到學生對PowerPoint的操作基礎,對PowerPoint的整體菜單欄和制作進行基礎的了解,然后在學生的基礎之上,將自定義動畫的難點和精彩點進行微課前期工作的準備。教師可以進行試教,在試教中對自己的微教學進行調整。接下來,再利用拍攝工具進行微課的素材提取工作,拍攝的效果直接影響著微課的質量,不同角度所拍攝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樣,信息技術教師要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發揮出來,找到最佳角度;視頻拍攝出來之后,后期的編輯制作特別關鍵,教師要按照微課的相關理論和標準制作,從而讓微課具備媒體屬性,易于傳播,又能達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三、學生在學習過程如何使用微課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隨著微課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學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有效地預習。微課和課本的知識是相結合的,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有效預先了解知識內容與線索,分清知識重、難點,同時也可預先理解部分知識,讓學習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特別對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達到笨鳥先飛的效果。學生也利用微課可以鞏固復習。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差異,而微課可以重復播放,接受能力弱一點的學生就可以多次觀看。課后去聽微課,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根據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去尋找更多的拓展內容,從而能有效理解課本知識,突破學習難點,達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初中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具有先進性與實用性的學科,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將微課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效果,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單位: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