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又是基礎中的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運用了多種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然而識字教學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使枯燥的漢字教學成為一種樂趣呢?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運用多種活動教學識字。
一、激發興趣—使學生樂學: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識字的“機械化”枯燥無味,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新教材的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在教學中采用生動活潑的游戲教學形式,使學生在游戲中充分享受“玩”的快樂,在有意識的“玩”中調動記憶的熱情,從而使識字教學既充滿趣味,又效果良好。
二、教給方法—讓學生會學: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躍\"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再如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主加拼音、組詞,課前預習就要解決一些問題。用查字典、查資料或詢問做好提前預習,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揮!學習量和學生個體的經驗結合起來,就會內化為他們自己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會升華為一種學習新知識的動力。從識字這個角度來說,就轉化為新課標提出的\"主動識字的愿望\"-→\"濃厚的興趣\"進而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三、動作表演——\"演\"中學: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表達動作的生字時,讓學生運用身體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識字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學習\"搖、推、擺、掛、找\"等字時,引導學生創造合適的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記住了這些字。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記得牢,而且加深了對漢字的含義的理解。
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新課標程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生活中孩子們隨處隨時可以識字,因為生活中的認字資源是與他們常常見面的。大多數孩子都認識“肯德基”、“麥肯姆”、“天河購物城”,也能在超市購物時叫出喜歡食品的名稱。這說明生活中不斷再現的字形可以形成長時記憶甚至永久記憶。因此,我引導學生認識所住的街巷樓宇的名字;在和父母外出時認認汽車站牌、飯店招牌、霓紅燈牌;在旅游途中認識各處名勝古跡,石碑上的字等。這樣做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現機率,從而鞏固教材中的生字,并在不經意間擴大了孩子的識字量。我們要有意識地引發學生自主、自由地把識字與生活相聯系,這樣即達到了學以致用,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識字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工作,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積累和探索識字教學的經驗方法,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識字,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單位:新疆哈密地區巴里坤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