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學不能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上,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其自己去探索、去發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其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創造性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延伸性學習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給學生學習體育的方法:自主學習法。要讓學生感受屬于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由于新課程標準確立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對于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課程標準并未做出詳細的規定,這意味著對每個學生來說,實現目標的途徑可以是多樣的。例如提高力量這一目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采用健身器械,無條件的學生可以采取俯臥撐、引體向上等練習方法。總之,自主學習可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從過去被動執行教師的教學計劃轉變成主動完成學習目標,從而加強了責任感,樹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時也掌握了終身學習的方法,為今后堅持體育鍛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合作學習法。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作學習也是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可以是兩人或兩人以上組成小組,一起探究、練習,互幫互助,共同學習,達到鍛煉的目的。合作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多的靈感,獲取更大的收益,得到更好的體驗。當然,強調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并不是排斥學生的個體練習,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個體練習也是完全必要的。例如:在組織學生籃球比賽練習中,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好的學生在技術上對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讓差的學生學有榜樣。這樣既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籃球技能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團隊關系,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凝聚力,達到共同進步提高的目標。
創新性學習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并使他們形成創新性的學習習慣,不僅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挖掘更多的潛能,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體育課堂是創新教育的重要陣地,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經常給學生提供創造活動的機會。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的創意與我們的設想不一致時,千萬別“一棍子打死”,新的活動方式或游戲規則常常會在這樣的情景中產生。
探究式學習法。要讓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提起探究式學習,會給人一種很高深的感覺,似乎只有科學家才有探究世界奧秘的本領,小小一個學生能探究些什么呢?其實,探究行為是學生的一種常見表現,他們從小就愛問“為什么”,但往往由于大人們的忽視,不愿意去回答他們提出的看似簡單、荒謬、愚蠢的問題,從而使他們越來越少地問“為什么”、越來越少地探究這個世界。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習慣于用最明確的結論告訴學生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學生只要照著做就行了,不必問為什么,久而久之,學生的探究意識也就越來越淡漠。那么,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呢?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去進行探究。
延伸性學習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是課程標準重視課程的延伸性。所謂延伸性學習是指學生在體育課以外的學習和活動。教師應重視學生延伸性學習的原因是,由于體育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體育知識和技能也就有限;現在流行的運動項目很多,這些流行的運動項目不可能都進入課堂,但其中多數項目又很受學生歡迎,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選擇地進行活動。例如: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在節假日進行體育活動等。因此,體育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校外的課程資源,積極進行體育活動,這有助于學生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助于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
教學建議:學習方法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結構和個體差異來選擇,不能盲目地套用某種學習方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樹立以學定教的思想。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運用學法,學會制訂目標,學會觀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創造,學會評價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備課,既要備教法,又要備學法,教法與學法要相互統一。教學各個環節的安排,要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要經常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學習方法不斷優化。(單位:貴州省都勻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