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內容紛繁復雜,知識點多,教學時間短,有許多內容與初中生物、生產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再加上學科特點,因而需要記憶的內容特別多。學生如果找不到一些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話,要想學好高中生物不太容易。在幾年的教學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有效的記憶法,能使學生快速、準確地記憶知識,以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的壓力,現歸納如下:
詩歌諺語記憶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巧妙地借用一些詩歌諺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如: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遺傳。 一母生九仔,連母十個樣——變異。 一枝紅杏出墻來(飛蛾撲火)——向光性。 飛流直下三千尺——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
通過以上這種方法,學生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很快的掌握了一些易混淆的知識,他們不再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快樂,這樣記憶快、印象深,而且學生在運用的同時也學會了自己嘗試用不同的記憶方法,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諧音記憶法:即運用所學知識,根據諧音編成順口溜。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記住生物知識。 如: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大量元素:新(Zn)鐵(Fe)臂(B) (阿) 童(Cu)木( Mo),猛( Mn ) !
采用諧音記憶后,學生再認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就能夠馬上回想起來,減少思維的阻礙。對于一些沒有必然聯系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諧音記憶法來記憶。
數字記憶法:在生物學中,一些難以掌握的生物知識可以簡化成幾個數字來記憶。如:題目中遇到“構成某種生物核酸或遺傳物質的堿基、核苷酸分別是幾種”時,我給學生歸納為1——4——4和2——5——8;光合作用過程中突然中斷二氧化碳和光照時在植物體內首先積累的是三碳化合物還是無碳化合物時可讓學生記住2——5和3——光。通過數字記憶法,可以簡化記憶,提高記憶效率。
故事記憶法:氨基酸脫水縮合成蛋白質的過程是一個難點,在沒有學習有機化學的前提下,怎樣使學生理解脫水縮合的過程呢?我采用了講故事的方法,卸除學生的思想包袱。從前有個地主(C),它有四個兒子(—H),為了讓兒子有一技之長,他派大兒子去學習釀醋(—H轉變成—COOH)。這可不得了,其他兒子的醋壇子全打翻了(—COOH為酸性),為了家庭和睦,沒辦法,地主(C)只得投資給另外一個兒子開了個石灰廠(—H轉變成—NH2為堿性),而三兒子精明能干,留在家中管理大小事物(—R基團當管家),四兒子由于年紀尚小,繼續讀書(—H)。從此,過上了安逸的生活。這個家庭構造即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不同的家庭管家(R基團)自然不同,我們用R1、R2……來表示不同種類的氨基酸。大家都知道酸堿容易發生中和反應,所以一個氨基酸的羧基(—COOH為酸性)和另一個氨基酸的氨基(—NH2為堿性)會進行合作,簽定合同(肽鍵—CO—NH—)開發出新產品(H2O),從此,兩個氨基酸就成為一家人,我們稱之為二肽。這樣,學生在輕松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了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脫水縮合的過程。
關鍵詞記憶法:在生物學習中,幫助學生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在記憶的過程中,只要掌握了這些關鍵詞,自己再加以拓展,就可以記住大量的生物知識。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可記住這16個字:“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記住關鍵詞:“單位、原材料、方向、物種形成。”在學習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時,可記住它們的特點,即 “反復利用、循環流動”和“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在學習微生物群體生長的規律時可記住“調整、對數、穩定、衰亡”。
實驗記憶法:生物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任何一條生物規律,都是經過科學家們的“設想——推想——實踐”過程總結出來的。因此,通過做生物實驗,不但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這些知識,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動態記憶和表象記憶。如在學習細胞的增殖時,通過做《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在學習酶的特性時,通過做《比較過氧化氫酶和鐵離子的催化效率》的實驗和做《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實驗等都能更好地記住這些知識。
總之記憶的方法很多,每種記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優點,只要老師平時善于積累,并在恰當的時間和恰當的內容上教給學生恰當的記憶方法,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從而提高生物教學效率。(單位:青海省果洛州民族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