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數學教學中出現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對數學失去了興趣,所學知識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學生成績出呈現兩極分化,后進生增多;八年級尤為明顯。要想消除后進生是不可能的,但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認真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激發學生內在潛力,讓學生積極地投身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早日跨入優生行列,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生心理因素。我們知道,多數學生的智力差異并不明顯,而導致學生兩級分化的原因,從心理上講是學習興趣缺乏和學習意志薄弱。與小學相比,初中數學難度加大,教學方式變化顯著,教師輔導減少,學科增多,學生獨立性增強,如果學習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畏縮不前,甚至喪失信心,導致成績下降。
學科特點因素。從學科特點上看,學習數學不能像其他學科那樣以記憶代替理解,同時要求學生形成系統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后續學習提供必要的認知基礎。如果學生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達不到規定要求,不能及時掌握知識,勢必成為后面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從而跟不上學習的進程,導致分化。
學習要求因素。從數學學習要求上看,初中數學特別是初二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的提高,而初二學生正處于由“直觀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極易表現出數學接受能力的差異,便導致了兩級分化的出現。
減輕兩極分化的措施:那么如何轉化后進生呢?現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減輕兩極分化的幾點做法。 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和學習愿望。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情趣,充分挖掘教材,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主動積極地學習。
信任鼓勵學生,增強后進生的學習能力、意志和自信心。在教學中,與學生主動接近,平等相待,真誠幫助,熱情輔導,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與學生真心相待,使學生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幫助,從關懷、愛護、鼓勵出發,使他們在學習上趕上一般水平,使學生逐步體會到進步,受到鼓舞,產生自信。同時結合教材講述的古今中外學者苦學成才的故事,從精神上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的能力。降低起點,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后進生多數基礎知識不牢,知識零散不系統,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降低教學的起點,減少坡度,合理安排進度。同時及時反饋信息,對每一個后進生進行耐心的輔導,學生把簡單的題目做對了的,教師輔導時應及時加以肯定,再讓他試做大家所做的題或稍加指點,做對了再及時鼓勵。針對不同的情況,分層教學,因材施材,從而慢慢提高了后進生的成績,縮小了差距。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加強邏輯思維的訓練和培養。部分后進生在數學學習上花了不少功夫,但因沒有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而學習成績不理想,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法的指導和學習心理的輔導。同時針對后進生邏輯思維能力不適應數學學習的問題,教師應在教學中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掌握分析、比較、歸納、轉化、綜合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備正確地進行判斷、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加強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古人說“親其師方可信其教”。教師要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先要使學生喜歡自己。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學中不斷更新觀念,吸取經驗和教訓,研究和改革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學能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并喜歡你的課。
總之,只要我們認清造成學生數學教學兩極分化的原因,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一定能夠減輕分化,增加優生,使數學教學更加和諧。(單位:新疆新源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