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志愿服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崗位化、專業化、社會化、網絡化為目標,在組織架構、制度規范、服務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創出了現代志愿服務體系的寧波特色,志愿服務制度化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寧波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這其中離不開志愿者的愛心和無私的奉獻。截至目前,全市擁有注冊志愿者190萬多人,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愈萬個,7個個人和單位被評為全國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6個個人和單位被評為全國崗位學雷鋒先進典型,名列全省第一。
抓組織聚合力,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走出新路子。經驗表明,完善的體制與機制保障,是促進志愿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寧波建立完善了一套由市志工委統籌領導、文明辦牽頭協調、部門合力推進、協會服務指導、社會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運行機制。在市本級層面,建立了由市委副書記為主任,四套班子分管領導為副主任,30個主要部門組成的市志愿服務工作委員會。在區縣(市)層面,各區縣(市)都成立了志工委和志愿者服務指導中心,鎮鄉(街道)和村(社區)建立了相應志愿服務機構,市級各系統、各行業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志愿服務組織網絡。同時,推進市志愿者協會社會化改革,設置注冊管理、時間記錄與誠信建設、教育培訓、崗位與項目推廣、權益保障與支持5個專門工作委員會,向社會招募志愿者領袖和志愿服務達人擔任主任及委員,定崗定責,實體化、專業化、常態化開展工作。另外,建立志愿服務基金會、志愿者學院、81890志愿服務中心等社會化功能平臺,為全市志愿服務提供資金募集、項目開發、高端培訓、團隊培育等服務保障。
抓陣地筑基礎,全民參與和全域推進走出新路子。“阿姨,去測個血糖……”3月1日,海曙區萬安社區“愛在家門口”2018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讓居家養老服務站熱鬧非凡。來自愛爾光明眼科醫院、光大銀行、甬信律師事務所、紅十字會以及萬安社區自己的“家門口”專家號等10余支志愿服務隊分別開展了愛心義診、法律咨詢、心理咨詢、計生政策解答等一系列便民服務,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家門口的便民服務,如三月陽光暖人心”。同日,寧波站區域黨群服務中心聯合寧波汽車南站、中國銀行海曙馬園支行等轄區共建單位,在汽車南站廣場開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時代新雷鋒”為主題的大型廣場志愿服務活動,現場雷鋒頌歌飄揚,服務站點人頭攢動。寧波站區域綜合黨委書記回娜說:“這項學雷鋒活動我們已經持續了10余年,通過我們的志愿服務,希望為來到寧波的旅客帶去一縷陽光和溫暖,展示愛心城市、文明寧波的窗口形象,一路弘揚雷鋒精神。”
傳承雷鋒精神已成為我們這座文明城市的常態。目前,全市600多個城市社區都建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同時,在福利院、敬老院、醫院、旅游景區、文體場館以及交通路口、車站機場、商業廣場等主要公共場所建立了學雷鋒志愿服務崗,在農村積極探索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點,為志愿者就近就便開展服務提供陣地依托,促進志愿服務大眾化、全民化參與。同時,積極開展“一域一隊一品”創建活動,在每個服務領域重點扶持一支專業志愿服務團隊,培育一個品牌志愿服務項目,做大做強做優各個領域的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在學校的開展也頗具創新性。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建立了全省第一個國際志愿者基地。該基地的成立,不僅為在甬的國際志愿者廣泛參與寧波志愿服務活動搭建了平臺,而且將承接、發展國際志愿服務項目,推動更多寧波志愿者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擴大寧波志愿服務的國際影響力,促進寧波志愿服務國際化、現代化。在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啟動了志愿服務綜合體建設。該工作融志愿服務基金會、志愿者學院、志愿者協會專委會、志愿服務標準化工作站等工作和展示場所為一體,著力打造寧波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服務中心。
抓網絡強管理,資源整合和信息服務走出新路子。群眾需求更趨多元、資源整合更加強調社會化,寧波在志愿服務的轉型升級中凸顯“供給側改革”,以寧波WE志愿服務網為總平臺、總樞紐,參照“淘寶網”運作模式,建立全市統一的志愿服務網絡管理系統,向上對接中國志愿服務網、省“志愿匯”網絡平臺,向下整合各區縣(市)、各部門志愿服務網絡,實現互聯互通、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同時,建立分級管理系統,賦予各級志愿服務機構、組織、團隊相應的管理權限,發布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記錄服務時間、進行嘉許激勵。著力提升用戶體驗,不斷完善登記注冊、志愿者招募、需求發布、時間記錄、志愿地圖、激勵褒獎等服務功能,設置中英文雙語,推出手機APP和微信公眾號,實現快速注冊、快速認領崗位,及時“兌現”服務、及時記錄服務,過程公開透明、效果隨手評價。加強網站技術支撐,設置服務信息自動推送功能,提供個性化志愿服務信息,實現供需雙方智能匹配。區分服務區域、服務領域、服務時段,設置推出各種志愿服務活動與崗位,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意向的志愿者提供多元化選擇。
抓制度促規范,注冊管理和服務記錄走出新路子。注重發揮法規制度的保障作用,出臺《寧波市志愿服務條例》,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促進和規范志愿服務活動。2017年,按照全市志愿服務“一個理念、一個制度、一個標準”的原則,制定下發《寧波市志愿服務注冊管理辦法》和《寧波市志愿服務記錄管理辦法》。注冊管理突出志愿者以本人真實身份信息進行注冊,與市征信系統和省青年信用體系對接,保證真實性與唯一性;區分普通志愿者和專業志愿者兩類進行注冊,突出專業性和規范化。服務記錄采用個人電子簽到、志愿服務組織授權采信等方式,由以供給方記錄為主逐步向以需求方記錄為主轉變,實施誠信監督,提高記錄真實性與公信力;按在校、在職、退休三種類型,用紅、藍、金三種顏色分開記錄和排名,激勵空閑時間少、有專業特長的工作年齡段人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
抓政策提活力,激勵褒獎和保障支持走出新路子。有效的激勵機制,體現了社會對志愿服務行為的重視和倡導,體現了社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支持與肯定,能夠為志愿者提供強有力的動力支持,保證志愿行動的可持續性。寧波在這方面推出榮譽評定、激勵回饋、幫扶關愛等一系列志愿者禮遇辦法。每年開展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務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最佳志愿服務社區等“五個10”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宣傳推選和評比表彰活動,激發榮譽感和積極性。舉辦慰問志愿者專場文藝演出,建立優秀志愿者命名的工作室,編輯《寧波志愿者風采》書籍,增強志愿者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志愿服務納入征信系統,設立積分銀行,給予社區服務、社會公益、就業落戶入學等方面的激勵回饋。建立關愛“好人”基金,為家境困難的志愿者提供幫助,為優秀志愿者頒發榮譽卡。加大志愿服務保障支持力度,為全市注冊志愿者統一購買志愿服務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主要包括身故賠償100萬元、殘疾最高60萬元、醫療最高10萬元、猝死10萬元、第三者責任險單次最高10萬元等內容,保險項目覆蓋面和賠付標準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