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現在,我們走進了一個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于企業和企業家來說,這將是又一次充滿想象力的歷險。
黨的十九大宣告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經濟,正值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時代召喚企業家精神,民眾期待企業家擔當。如何引導當代中國企業家尋找崇高感?如何引領 “大公司”走向“偉大公司”?這或許是每位企業家都會思考的問題。
把大企業發展成偉大企業
2017年11月28日至30日,來自全國的4000多名企業家及各界精英齊聚北京雁棲湖,參加“2017企業家致良知(北京)論壇”,圍繞“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這一主題,共商復興大計。
人過半百,企業經營走到中途,很多企業家都會心生懈怠,找不到前行的動力。66歲的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通過致良知,重新煥發了青春,找到了人生下半場的精神動力。
盡管晶龍集團已經是全球光伏產業的領頭軍,但董事長靳保芳并未滿足于此,他立志要把晶龍集團從“大企業”發展成為“偉大企業”,在全球化戰略中,將中華文化全面傳播出去。
56歲的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更是感慨萬千,在經營企業33年之后,他又重新審視自己的初心——進入醫藥行業,他的心愿就是為了給人們帶去健康。如今,他又找回了自己的初心,他立志不僅要把康恩貝建設成為一流的世界醫藥公司,同時也要影響整個醫藥行業,帶動所有同行企業,一起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忠誠衛士。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少春也受邀在論壇上進行演講。金蝶曾經制定過很多使命和愿景。比方成為一個大數據公司,成為互聯網領域的一個領跑者,成為一個企業最值得信賴的大數據公司,當然還有幫助顧客走向成功。如今,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通過學習致良知,徐少春覺得,是時候提升企業境界了。金蝶重新審視了企業使命和愿景,確立了新的使命和愿景。新的使命是: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全心全意就是100%的至誠。新的愿景是:成為最值得托付的企業服務平臺,打造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利益、事業和命運共同體。
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幾乎顛覆了一切商業邏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在焦慮之中。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徐少春認為,就是心與心的鏈接,只有心與心的鏈接,才能產生偉大力量。心與心的鏈接是這個世界的本質。人類進化和發展史,就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的鏈接史,世界本來就應該鏈接在一起。
徐少春回顧了金蝶24年的創業和轉型歷程:金蝶為660多萬企業客戶和8000多萬用戶提供服務。最近幾年持續轉型,云業務增長很快,但是還不夠。他自問,金蝶到底真正地鏈接了多少客戶和多少用戶?鏈接到底有多廣和多深?鏈接到底多有效?是不是跟用戶真心鏈接在一起?“關鍵還是要回到原點和初心,才能再出發,才能走得更遠。”
展望未來,致敬偉大。秉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設計理念,財務云已經成為金蝶核心平臺。在徐少春看來,在“互聯網+”時代,金蝶要打造一個最值得托付的企業服務平臺,即發揮最大的資源優勢,面向終極偉大計劃,開發下一代財務云。到2020年,金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云計算公司。
拓展國際視野 打造百年老店
新的時代里,不變的是企業家辛勤的耕耘。幾乎每一個企業家,都對自己的企業有著最用心的投入,為企業更好的未來努力奮斗著。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化,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市場聯系必將更加緊密。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在接受《小康》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全球化市場環境下,企業無論是側重國內市場,還是側重海外市場,最為關鍵的是要有國際化的眼光和視野,儲備國際化的人才,學習國際上一些好的經驗,但不是要照搬。
王均豪強調,企業家首先想明白到底要做什么,是很好的戰略發展方向。“均瑤集團從2004年開始轉型,向現代服務業國際化百年老店轉型。我一直想做一個好企業,做一個讓顧客、員工、股東、社會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國際化百年老店。當上海提出來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時候,我也在思考。我們也想往現代服務業發展。”但是,現代服務業是什么?當時根本找不到標準答案的王均豪后來有了自己的答案:一個現代服務業應該具備“五高”特質,即高素質的人才、中高端的定位、高質量的服務、高科技的運用、產生高效率的回報。“當時我們發現消費肯定是未來的趨勢。但是在任何領域里,都有所謂的紅海,要進入紅海還是進入藍海,或者進入獨特的深海,自己要想好往哪些產業轉。我們的吉祥航空一開始就定位為中高端,符合現代服務業的要求。這個行業允許對民營企業開放,我們必須要找出自己獨特的競爭力量。”
“第二應該是管理的升級。這時候應該靜下心來,看看企業文化方面如何提升,企業文化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要多元化投資,但必須有專業化的管理,千萬不要把主業的某一個行業的現金流抽出來去多元化,而是用口袋里的閑錢來多元化。”
據了解,均瑤集團目前在國際化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先內后外,練好內功,成熟時外出,如吉祥航空引進了80多名海外的機長,具備了國際競爭力,開通了韓國濟州島、泰國曼谷、普吉島、清邁等國際航線,已開始參與東南亞全方位的競爭,未來還將參與全球競爭。王均豪表示,均瑤集團在投資方面正在試水探索,等成熟時開始投出,同時也在探索國外資金、品牌與國內市場的對接。
誠信觀公民觀 亟待補課
在改革開放即將迎來四十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 弘揚企業家精神 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從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氛圍等方面,提出了針對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三個營造”措施。這無疑給廣大企業家吃了一顆“定心丸”、打了一針“強心劑”,必將激發企業家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也會倒逼企業家遵紀守法、誠信經營。
同時,這也意味著,企業家迎來一個人人都可以追逐夢想、人人都可能成就輝煌的全新時代,無論對拼搏奮斗中的創業者,還是滿懷激情的奮斗者,這都是一個黃金時代。
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上,企業家紛紛表示,在感受徐徐春風之余,更要明確方向,堅定信心,砥礪奮進,弘揚創新發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助力偉大中國夢的實現。
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充分證明,企業家作為中國企業最稀缺和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因子,是創新的主體、創新的原動力,是實體經濟最重要的供給因素,是推動經濟發展、創造社會財富的重要驅動力。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培育新的增長點、建設創新型國家,都離不開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企業家。
紛美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鋼對“企業家”和“創新”都有著很清晰的定位,他對《小康》記者表示,作為企業家,不能怨天尤人。“雖然大家都在談創新,但我真的認為,今天中國的創新的主流就是如何以盡可能小的經濟和社會代價和盡可能短的時間縮短與西方發達領先者之間的差距。跨越代際差距的創新,有的話則是驚喜。”洪鋼說道,既然是追趕,一要謙虛,二要知道最該追趕的目標是什么。
“我覺得人的需求有個馬斯洛金字塔, 企業的發展需求也同樣該有個層次觀。幾十年的市場經濟摸爬滾打,相信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均已嫻熟掌握了市場經濟的ABC。”洪鋼認為,除了創新觀外,現階段的中國企業家最該惡補的課程是契約精神以及企業家本人的誠信觀和公民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