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博+邱慶東
摘 要:文章結合國外典型代際閱讀推廣案例,通過對這些代際閱讀案例的成功經驗進行剖析,認為代際閱讀推廣是一種滿足代際需求、推動社會和諧的閱讀推廣方式,建議我國開展可持續且具有鮮明特色的代際閱讀推廣活動,構建全民參與的代際閱讀推廣模式,重視基于親情的代際閱讀推廣活動,以公共圖書館為引領主體打造代際閱讀推廣分層格局,探索培育融洽和諧的新閱讀推廣方式,聯結整合社會多層力量,實施常態化的代際閱讀推廣,以取得良好的推廣效果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代際閱讀;閱讀推廣;代際閱讀推廣;公共圖書館;分層格局;閱讀推廣案例
中圖分類號:G25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59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with the typical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promo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and promotion is a way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generational demands an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should be approved with continuity and distinct characterization and with the model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based on family. The public library, as the main body of creating a hierarchical pattern of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armonious new reading and promotion methods, is supposed to link with social forces to achieve good promotion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reading promotion; inter-generational reading promotion; public library; hierarchical pattern; reading promotion cases
1 引言
圖書館事業是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不斷發展著的獨特有機體系,其諸多新服務功能不斷被人類社會所探索發現和廣泛應用。2011年9月23日,在國際社會關于閱讀和代際對話對于消除社會代溝障礙和社群認知沖突等問題逐漸達成共識的時代背景下,IFLA聯合突尼斯圖書和圖書館之友協會聯合會(FE-NAABIL)在國際座談會上發表了《圖書館、閱讀和代際對話的突尼斯宣言》(以下簡稱《突尼斯宣言》),明確提出: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它們的基礎設施開展多種跨代閱讀推廣項目,把青年人和老年人組織起來,提供跨代對話的學習機會和場所,通過共同或相互閱讀,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并照顧雙方的利益;圖書館應開展諸如老年人向嬰兒、兒童和青年提供的閱讀活動;為了文化流動,由老年人給年輕人講故事;所有年齡段的成年人為孩子們提供作業輔導、閱讀指導幫助;年輕人給老年人提供新的信息和技術培訓,以彌補他們和高科技之間的鴻溝。圖書館應積極工作,以減少因為年齡問題而產生的代溝,通過代際閱讀推廣的項目和服務來構建有凝聚力的社會[1]。
代際閱讀活動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閱讀活動,它能夠成為促進代際交往的媒介,可以在文化傳遞與知識互動中解決代際差異問題[2] ,也能通過上一代對下一代的言傳身教,大手牽小手,老人帶新人,讓下一代浸染、受益于上代人精神,把代際傳承更加具體化和深入化,這對傳播知識和精神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3],并通過代際閱讀在代際這樣的特殊社會群體中實現其相互交叉的垂直交往[4],更是實現代際之間的認知互校,促進代際之間的情感互溶,以及體現代際之間價值相互滲透的復雜社會互動系統的重要方式[5]。
《突尼斯宣言》初步界定了“代際閱讀推廣”的概念內涵與工作目標,為當代圖書館開拓了新的服務空間,特別是為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在《突尼斯宣言》的影響下,多個國家在代際閱讀推廣方面開展了形式不同、內容多樣的代際閱讀推廣活動,為代際閱讀推廣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典案例,對我國開展代際閱讀推廣實踐和完善代際閱讀推廣理論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2 國外開展代際閱讀推廣的經典案例
在2011年前后,十余個國家開展和實施了形式不同、方法多樣的代際閱讀推廣項目,不同地區和機構根據當地的具體需求制訂了實施方案,給予了老年人更多的生活幫助和閱讀體驗,這樣既讓他們發揮了余熱,同時也避免他們退休在家的孤獨和寂寞,促進了代際之間的溝通和理解[1],同時也給年輕人提供了幫助老人的機會,獲得了共同閱讀和交流的機會。
2.1 德國:書籍搭建橋梁項目
德國非常重視閱讀活動,在德國約有200多個進行閱讀推廣的機構和組織,它們旨在提高民眾的閱讀熱情,促進社會閱讀的繁榮發展。為了促進青少年和老年人之間的了解,德國閱讀基金會于2009年發起了“書籍搭建橋梁”項目,項目首先在Bielefeld試行,德國閱讀基金會組織了由大約是14到16歲的接受朗讀培訓的青少年到老年人家中為其進行朗讀,具體讀物由德國閱讀基金會選擇和提供,包括有短故事、歌曲、神話傳說、非小說類作品、詩歌等內容的圖書,一般一次活動不超過10個人,青少年給老年人朗讀最多10分鐘,然后老年人和青少年一起對書中的話題進行討論,之后商定下次要朗讀的圖書,一般每月進行兩次。項目的試行非常成功,德國閱讀基金會建議當地的老年中心和學校可以一起開展此項目,在德國醫療保健部以及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老年中心的支持下,該項目已經擴展到11個地區[1]。endprint
2.2 美國:代際學習中心
美國在文化的生產和傳播上擁有很大的能量和影響力,從總統到作家,從圖書館到民間協會,其閱讀形式之多、內容之豐富,與美國人民熱愛閱讀、重視閱讀分不開;對他們而言,閱讀是一場歡樂的閱讀盛宴[1]。美國西雅圖的一個組織,將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了一起,兩者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養老院加幼兒園,組成了“代際學習中心”。顧名思義,就是跨代交流學習中心。中心每周向孩子們開放5天。孩子們可以選擇全日制、半日制或每周2-3天。孩子們走進養老院后,給老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他們枯燥、孤獨的晚年生活帶去了新的樂趣。孩子們在“代際學習中心”里,會跟老人們一起吃飯、玩鬧,還會一起做活動,如唱歌、跳舞、畫畫、做飯、做游戲等,這種模式讓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在普通幼兒園里無法學到的東西。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曾報道:“代際學習中心”一方面讓老人重新發現并肯定了自我價值,他們在跟孩子接觸中也獲得了更多樂趣和歡笑;另一方面,孩童比之前更能接受殘障老人了,更清楚地懂得人的衰老過程,從老人那里收獲了無條件付出的愛,還意識到“大人有時也是需要幫助的”。“老人擁有豐富的生活智慧和經驗,如果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將是社會的一大損失”。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卡西波建議,孤獨老人要多和朋友相處,積極參加家庭閱讀,擺脫惡性循環。將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的模式,治愈了老人的孤獨感。這種模式越來越受歡迎,截至2015年,全美已有大約500個養老院+幼兒園聯辦場所。把養老院和幼兒園開在一起,是一個讓老人再次融入社會的偉大案例[6]。
2.3 荷蘭:養老院的免租客
比起溫馨的家庭、喧鬧的學校和外面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養老院無疑是一個沉默的角落。這里的老人們和外面的世界隔絕,遠離自己的親人,在寂寞中度過晚年生活,而荷蘭一家叫Humanitas home的養老院,為這些孤獨的老人們,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近幾年來,荷蘭的房價不停地上漲,租金越來越貴,年輕人只能望洋興嘆。如今,荷蘭每個大學生平均每月要承擔的租金超過400美元,這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結合這種情況,這家養老院決定把院里多余的房間,租給當地大學生,并且完全免費,而大學生們的代價就是要付出他們的時間,他們每個月至少要花30個小時陪伴這里的老人們。這段時間里,學生們可以帶老人們出去散步、教他們用電腦、一起閱讀、看電視,其實老人要的并不多,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傾聽。這種“代代溝通”的模式,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年輕人入住養老院,為老人的余生,帶去了樂趣。他們青春、富有活力,一個笑容,一句話,就可以輕松驅趕老人的孤獨和壓抑。而年輕人通過和老人的相處,獲得了生活經驗和智慧,明白了生命可貴[7]。
2.4 俄羅斯:家庭閱讀大綱
俄羅斯人歷來視圖書為精神食糧、圖書館為精神家園。在俄羅斯的許多公共圖書館和少兒圖書館設有家庭閱讀研究機構。俄羅斯家庭閱讀也十分普及,這不僅得益于家庭藏書,也得益于圖書館制定的閱讀大綱。俄羅斯各級各類圖書館都有專人編寫適合各年齡層的閱讀大綱,為各年齡層、各類家庭提供所需信息。家庭閱讀大綱具有整體性,從制定到實施都有一整套的措施。家庭閱讀活動形式多樣,包括早期閱讀、節假日閱讀、主題型閱讀等。在閱讀活動中,充分調動圖書館員、家長的積極性,使閱讀走入家庭,走入家庭成員的心中[8]。
2.5 韓國:“駐館作家”與“銀發讀書服務團”
每年九月在韓國被稱為“讀書的時節”,韓國都要舉行一系列的讀書活動。韓國政府希望讀書能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為此,政府部門對基層讀書協會的活動給予大力支持,并重點支持社會弱勢群體的讀書活動。設置圖書流動車,定期到各居民小區送書上門,還千方百計地吸引孩子到圖書館。為了更好地引導民眾閱讀,一方面,韓國各地70多個圖書館和文學館都有駐館作家,在其影響和引導下,開展了一系列讀書項目,另一方面,暑假期間,韓國各地區的兒童活動中心都迎來了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給小朋友們讀書、講故事,被稱為“銀發讀書服務團”[9]。韓國的這種代際閱讀的方式受到了老人和孩子的熱烈歡迎。
2.6 法國:圣雷米老人村
法國人的浪漫不僅僅表現在青年時期,到了退休后,他們仍然很會享受生活。在法國,老年人的活動多得數不勝數,聚會、出游、參觀、會餐、收藏、閱讀……都是老年人喜歡的活動。由于法國老人更加青睞養老院,為了讓老年人生活得快樂,活得更有尊嚴,法國政府專為這些老年人設計了代替敬老院的村莊。
位于伊芙琳省什弗赫茲谷地的圣雷米老人村,為方便老年人的生活,村內郵局、雜貨店、圖書館、美容美發店、健身中心、游泳池、酒吧、餐廳、音樂廳、活動中心等一應俱全,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如橋牌、舞會、音樂會、森林野餐、戲劇課、雕塑課、繪畫課及水中體操,更是老人們的精神食糧。這些活動通常由年輕人負責策劃安排。村里共有200位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在28歲。這些老人的生活與地方社區緊密結合在了一起。村里的泳池,每星期三免費開放給鄰近地區的小學童上游泳課。這些孩子每個月由老師帶隊,到村子里吃一次晚餐,跟老爺爺、老奶奶談學校的課程及趣事。法國政府頒布了一個“頤養天年”的小鎮排名,這些地方都是老年人養老的好去處。在評選“頤養天年”小鎮排名時,法國全國共有62個市鎮遞交了材料[10]。
3 國外代際閱讀推廣給我國的啟示
近年來,我國公共圖書館界為老年群體服務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并作為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予以發展,提出了援助和扶持老年群體的許多措施和建議,如遼寧省朝陽市圖書館的文化養老服務,深入探索了老年群體服務的有效方式[11],而我國目前明確提出開展代際閱讀推廣的案例很少。2016年西安科技大學圖書館組織開展“代際閱讀之‘老教授讀書堂”活動,但是都沒有系統化、明確化,對代際閱讀的提法不系統,對推廣的主體不明確,推廣的途徑也不清晰,推廣的方法缺乏靈活性和融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