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池嘉
摘要:眾所周知,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語文這一學科愈發受到重視,而占據著語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從作文練習,寫作中的標題、遣詞造句、論據、句式結構的使用,以及吸收借鑒等方面論述了如何提高我們在高中議論文作文的成績。
關鍵詞:議論文;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056-01
1.大量的練習是前提條件
考試的時間有限,那么到底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
結合我自身情況,我認為:其實大多數在考場中寫出的高分作文,幾乎很少有臨場發揮就能寫出來的,它需要在考場之外大量時間的準備。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寫出具有相對固定模式的、深刻、有內涵的優秀作文,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寫作技巧,從而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它。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平時大量地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要像做題一樣地大量練習,從而達到無比嫻熟的地步。
比如,如果開頭經常寫不好,平時就多研讀一下優秀作文的開頭。要是文章正文部分寫不好,就多準備準備正文部分。最好把一篇作文拆分成多個部分,分別去準備、雕琢。我認為其中相對固定模式,不是指作文輔導書上的作文模板,比如什么三段論,而是指其內在邏輯,整體結構,甚至是句法與詞語,各個段落都是相對固定的,都來源于一套準備好了的系統中。在經過自己的大量練習之后,就可以使其內蘊在骨子里,達到在考試中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程度。
2.優秀文章的特征
2.1 標題。標題是一篇文章最先展示給閱卷人的部分,寫得好不好將直接影響閱卷人的第一印象。好的標題往往內涵很豐富,或者比喻很精妙,又或者用詞很高深。這三個方面是主要寫出一個好的標題的關鍵。
而如何寫出一個好標題,就需要我們準備自己的標題數據庫。我們大家都會看到各種滿分作文,各種優秀作文,甚至會去網上搜一些好的文章,那么就一定見過好的標題。很多人看過就過去了,但我們不能,我們要開始建立起一個數據庫,并且嚴格要求自己去仿寫,篩選的標準以及仿寫合格的標準,要符合我之前說的三個方面。當我們見得多了,身經百戰了,就可以輕易地從標題開始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2.2 論據。論據是支撐一篇議論文的骨架,但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面臨論據陳舊這一詬病。而屈原、司馬遷、陶淵明這幾個熟的不能再熟的論據讓閱卷老師都感到厭煩,那么我們應該選取什么樣的論據,才會更合適呢?
我認為,事例以及名人名言一定要選老師比較熟悉的,但是很少用的一些人。盡管我們是為了讓文章有內涵,但也是給閱卷老師看的。所以我們就要多寫寫語文老師可能熟悉的一些人,比如:張愛玲、林徽因、錢鐘書、歌德等等。用別人少用的稍微高端一點的東西,達到"熟悉的陌生人"這種感覺。
論據的使用當然還是要有文采,這不是記敘文,所以最好兩三句話就搞定。簡要介紹一兩句,甚至就一筆帶過就可以了,議論文論據的使用主要是需要引出我們的觀點。千萬不能通篇總共講了三個小故事,最后抒發一句自己的觀點,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要學會找到自己需要的好文章,并且學會從找到的好文章里直接截取事例和名人名言,吸收轉化成自己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技巧,學習他人怎么運用論據,以及直接獲取優秀作文作者為你篩選好的論據,我認為是一種比看作文素材書高效得多的辦法。
2.3 句式和結構。這部分主要還是參考如何用詞,同時建立一個句子的數據庫并仿寫。我經常使用"不是...而是..."句式,里面再帶有一兩個比喻,會顯得特別有思辨性,有哲理。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句式很多優秀作文里面也會使用。
這里所說的句式和結構主要是指內在邏輯,而非外在的各種連接詞、三段論等。我認為一篇文章想要深刻并且看起來有議論的風范,除了我之前說的那些,還少不了句式和篇章結構。這就需要我們找兩三篇特別喜歡的文章,然后去研究全篇句與句之間為什么這樣連接,第二句是第一句的拓展和補充,還是從其他角度分析。既然是拓展和補充,它是以上一句的什么詞語來拓展?用了什么手法?下一次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借鑒等等,一定要善于從即使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文章里面找出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來。文章段落的分析也是如此,我們要看看某篇文章每一段分別是什么,是論據還是分析還是都有,如果都有這一段里面分析為先還是論據為先,段與段之間是怎樣連接的。
3.分析思考,認真仿寫
當我們找到了一定數量的優秀作文后,就要考慮怎么借鑒,消化吸收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按照我之前說的這些要點,將喜歡的文章進行篩選、復制,放到不同的類別下以待利用。比如我們可以篩選一些好詞,好標題,好的論據,論據的正確使用方法等。其中,對于論據的使用,是值得很多作文分數不高的人最需要篩選、學習的部分。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去分析這篇文章自己為什么喜歡,并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選出來,然后多看多用。當然,我們最好能夠在每篇文章里進行細致分析并且標注,做到吃透這篇文章,甚至當成文學鑒賞那樣不遺余力地去挖掘文本。一定要多看多思考或者多背多思考,最終把它化為我們自己的東西。
最后,我們就需要去仿寫了。仿寫不能偷懶,一篇文章可以仿寫好幾篇。最初的仿寫,我們可以完完全全按照原文來,只是改改句式,改成我們要寫的話題,邊寫邊思考這一句話的下一句我們會怎么寫,作者是怎么寫的。接下來的仿寫則一定要相似而不完全相同,也就是在徹底分析完文章之后,不再去看它,自己寫。我推薦大家能夠去找出曾經考過的作文題目,按著原題來重寫,然后麻煩我們的老師讓他們幫助我們修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