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在生態領域是一種新理論,該理論產生后逐漸演變成新時代的生態發展指南,指導我們邁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正確軌道。本文將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點,從主要內涵、時代價值等不同層面對該思想進行初步剖析,找到其特點,尋找其意義所在。
關鍵詞:習近平 生態文明建設思想 淺析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產生的背景
資源總量稀缺現狀日益凸顯。我國資源的總體儲備嚴重不足,耕地資源不到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九,水資源不到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六,森林資源不到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四,石油、天然氣不到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二,鐵礦、銅礦、鋁土礦等不到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九。資源總量占比少,平均量占比更少,絕大部分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二分之一,卻養活著世界22%的人口。人口消耗龐大,非再生資源呈絕對減少趨勢,這些都倒逼我們探尋解決辦法。
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長期以來我們都在推行粗放型發展模式,在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時,我們也品嘗到GDP過度崇拜所引致的苦果。我國已進入污染事故多發期和矛盾凸顯期,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傳統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必須要進行變革。
履行大國責任的魄力和擔當。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交往中,始終堅持堅持開放共享的立場,始終把國際責任扛在肩上,在生態領域、環保領域積極參與多邊國際合作,尤其是持續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成立了專門的合作基金,促進環境保護的國際公平,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進程。
二、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內涵
強調要牢固樹立生態發展理念,把生態保護上升為一種全民意識。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要扎牢生態紅線觀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在進改革發展的實踐中,要更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在參與方式上,無論是國家層面、企業層面還是個人層面,注重全民參與,倡導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生態文明建設氛圍。
強調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厘清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作過專門論述:“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思想說明生態環境在本質上就是生產力,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改善好,就是在保護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沒有好的生態環境作基礎,一切的發展都將成為空談。我國作為一個轉型發展的大國,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
強調從頂層設計上進行突破革新,用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習近平強調,“以系統工程的思路抓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制,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十八屆三中全會突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強調一定要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要從頂層設計上下功夫。《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文件、制度先后在2015年下發,這些文件及制度提綱挈領,從宏觀層面、全局層面對在我國如何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制度遵循、提供了系統指導。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征程邁向新篇章。
強調普通群眾的生態效用需求,使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產發展、經濟指標、人民生活富裕曾經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物質生活不斷充裕,人們不再單純地滿足于吃飽穿暖,對生產生活的環境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生態的優美與否、環境質量的好壞越來越影響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習總書記強調必須把環境的治理和改善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實事抓緊抓好,這要求我們必須從民眾需求的最基本的出發,努力讓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地享有最普惠的生態福祉。
三、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當代價值
為“中國夢”的內涵充實了新的重要內容。“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應有的夢想。實現中國夢,不能只是目標和口號,更需要我們現實的行動。中國夢的內涵是豐富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生態夢就是中國夢非常重要的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著眼于中國的未來,著眼于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天藍水清”的人居環境,著眼于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生態夢”的最生動體現,是“中國夢”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為 “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具體行動指南。“美麗中國”內涵豐富,既包含自然環境的美,也包含社會環境的美,是我們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提出的新目標。不可否認,經濟的快速發展、持續增長依然是“美麗中國”建設的物質前提。但同時我們要需要制度保障、需要思想指引。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最美麗的畫卷,突出了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突出了和諧之美,其系統科學的生態思想為我們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詳實的行動指南。
為“生態文明話語權”提供了重要砝碼。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是一種科學的發展理念、一種普惠價值觀,其生態文明思想內涵豐富、站位高、視野非常廣闊,一方面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的生態理念、態度和聲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話語權。在生態文明建設這個全球課題上,我們將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在生態領域的協同合作,為建設美麗和諧新世界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學習出版社,2016.
[3]周生賢.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J].求是,2015,(17).
[4]林敬雅.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探析[J].黨史黨建,2016,(03).
[5]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2013-11-16.
(作者簡介:彭景,2015級研究生,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