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22-01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于課堂教學,而應延伸到相應的英語作業和生活中,英語作業就是對課堂教學的有力延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一直非常重視英語作業有效性設計。近年來,我們課題組借研究2017年度許昌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英語高年級作業設計與評價研究》(YL2017G140)之際,進行了大量走訪調查,針對傳統的英語作業的方法、手段、技術單一的問題,確定對小學英語作業多樣化有效設計進行研究。將從英語作業的多樣化設計和作業評價兩方面進行闡述。
1.作業設計多樣化——有趣、豐富
英語作業的本意是對所學知識的溫習、鞏固;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享受成就感,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為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教師在作業設計時應力求以教材為依據,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生活實際出發,促使學生靈活調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通過不同的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1 我的作業我做主——設計作業超市,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作為教師,我們要正視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作業太難或過易,都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做不同層次的作業,讓更多的學生擁有自己的發展空間。例如,我上完Seasons這一單元后,布置以下幾種作業讓學生自由選擇去完成:A、請學生模仿書本上有關四季,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介紹我們許昌的四季;B、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季節;C、照抄書本上的句型,抄寫正確并能跟讀即可。如此設計作業超市,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使他們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2 團結起來力量大——參與合作完成作業。小學英語教學要求: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是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新課程的生成性、建構性,已要求學生必須加強合作,學會合作。因此在設計作業時可以讓多個學生共同完成。具體操作是讓班里的學優生分散到每個小組,四人一組,組內成員相互布置作業,或者共同設計一項適合本組成員的作業,共同合作完成。例如,開展"生活英語我發現"的活動。學生搜索來的英語琳瑯滿目,如: CCTV、VCD、 Made in China、internet、E-mail…。學生在合作完成作業中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增強了合作的意識。
1.3 聯系生活多樂趣——實踐性的英語作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具有實踐性的英語作業不僅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認知能力。在課外要求學生與同學、老師之間盡量用英語交流;在家里要求學生與懂英語的家長用英語交流,不懂英語的家長還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教父母學英語,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rite … ?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等句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自己或以小組為單位來詢問教師、同學、父母、鄰居等等,并做好統計,填寫結論。這種調查型作業,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活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
1.4 奇思妙想添新意——創新創編個性作業。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創造者,因此教師要學會適當"放手",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改、說、唱等形式再現、拓展、延伸課文內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貼、展評與課文有關的圖文資料,編輯英語手抄報。教師還可嘗試將英語與美術、音樂等學科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學會創造學習,用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例如:學了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這首歌后,我要求同學寫出新歌詞,準備舉行"課前賽歌會"。學生們躍躍欲試,邊唱邊演,熱情高漲。
2.作業評價——多元化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對英語積極的態度、情感。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可以先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例如:對于一些彈性比較大的作業:仿寫對話,抄寫小短文,動手小制作等等,完全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等多元多向評價。小學生感情不穩定,比較情緒化,不能正確認識、客觀評價自己和別人。剛開始學生評價別人時都喜歡挑毛病、找缺點,而不能正確認識別人的優點。面對這種情況,老師一定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學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評價別人要客觀公正。這樣學生慢慢學會了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了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別人,也學會客觀評價自己,認識自我,提高自我信心,提升道德修養。
總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精心設計的作業是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教師應該像對待課堂教學一樣著眼于英語作業的有效設計,少設計一些機械、重復性作業,多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讓學生主動實踐、探索、參與合作性的作業且作業評價要注重多元化。教師只有設法讓學生喜歡上英語作業,才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作業中得以升華;使其技能在作業中得以掌握;使其能力在作業中形成;使其思維在作業中得以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形成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堂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中小學英語教學》2014第1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