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征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教學活動重要的目標之一。另一方面,城市化進程推動醫院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項目,因而,高等醫學院校所承擔的職責越來越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夠為醫院提供全面發展的專業醫學人才。在當前形勢下,實現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究具有提高醫學院課堂教學質量的現實意義。本文從高等醫學院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入手,通過教育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分析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所在,實現以專家為主體和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比較分析影響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所在,探討這兩個指標體系的特點和優勢所在。旨在實現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提高醫學院校的課堂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
關鍵詞:高等醫學院校 課堂教學 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院作為城市基礎建設中的關鍵環節,其中醫院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成為當前高等醫學院校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目標。因而,本課題進行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索,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醫學院學生的專業素養,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于此同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的關鍵在于醫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中的各個指標的確定以及各個指標因素權重的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是確定課堂質量評價科學性的關鍵所在。
一、構建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的意義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得是通過分析研究教師課堂教學活動和行為,進行教學效果的價值判斷,主要是對課堂學習的過程付出和結果收入,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掌握程度等兩組比對關系的比較實現質量評價。同時,課堂教學仍然是高等醫學院教學活動的重要教學方式,因而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問題是反映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課程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有效把握高等院校課程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因而,通過國內外相關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可知,當前國內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主體是以學生評價為主體和以專家評價為主體的評價體系的有機結合,實現最終課堂教學質量最終評價結果。評價內容即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方面具有落后性,導致評價結果缺少可靠性。
本課題從教育學、社會學和統計學相關理論入手,根據高等醫學院校課程發展要求入手,實現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同時實現各個指標體系的確定、指標權重的確定等關鍵問題的解決,發揮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作用,從而為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提供數據支持。
二、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一)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依據
當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主要是根據國內外相關體系標準,確定在現代教學理論下教師、學生和教學方法所應具備的發展情況。當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的基本素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優秀的道德品質,實現學生的醫德建設;第二是較強的醫學業務能力。高等醫學院的教育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因而醫學院教師較強的業務能力是滿足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依據;第三是豐富的教學方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發展,醫學院教師要能夠發揮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實現情景教學、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第四是強大的心理素質。高等醫學院的課程要求較高,需要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還應該立足于現代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活動,一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現代教學理論的關鍵在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的醫學人才;二是有效使用醫學教材,創新教學內容,有效地注入新型的教學理論,實現醫學教學的與時俱進;三是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醫學教學要求使用圖片、視頻等對抽象理論進行講解。
總之,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基于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從現有的影響因素中挖掘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因素和指標權重,提高評價指標體系的時效性和科學性。
(二)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評價指標的確定
第一,初步構建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系統
根據國內外研究情況和構建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指標體系的依據,當前初步構建的評價指標系統主要實現以學生和專家為評價主體的評價指標系統,針對于學生的評價指標主要由教師備課情況、教學方法、教師知識傳授能力、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思想道德教育情況和教學態度等六個方面構成,而針對于專家評價教學的指標系統主要由教案設計水平、教學方法、知識傳授、對學生能力培養情況、思想道德教學和教學態度等六個方面構成。
第二,確定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的確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咨詢法,根據咨詢表來篩選評價指標。首先要求專家有機結合課題目的和初步監理的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提出修改意見,其次是通過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權重的分析,建立各個指標權重的判斷矩陣,根據指標權重做出指標篩選。
(三)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權重的確定
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各個指標所發揮的作用不同,指標權重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指標權重反映了各個指標在影響教學質量方面的差異,第二,權重運用數量關系簡潔地說明了各個指標的不同重要程度,從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的導向作用;第三,指標權重確定了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夠使評價體系完整地展示課堂教學質量情況。因而,確定指標權重是本課題的關鍵性問題,主要采用了專家咨詢法和層次分析法對同一指標的重要性進行判斷,最后通過統計學遠離實現各個指標權重的統計。我們對一級指標的權重進行分析,得出以下數據。
通過上表可知,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中指標權重最大的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總體設計。
三、兩種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特點
當前,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針對性強,從評價指標的構建設計到學生實際評價指標的確定都立足于高等醫學院校關于醫學知識的教學。主要是學生發揮主觀性,對教師是否有效采用傳授醫學基礎知識,是否使用現代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控制課堂教學節奏等進行評教,同時,實現了評價指標體系的功能作用,最終實現評價指標體系的結果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二,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科學的評價結果。此評價指標系統中各指標內涵明確、指標權重明確,同時符合現代教學理論。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形成評價量表,評價結果清晰可見,可利用性強;另一方面,學生是醫學教學中的主體,以學生感受為主的評價指標具有較強的顯示結果,同專家評價指標體系的有機結合,實現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化、專業化。
四、結語
實現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分析,一方面能夠實現現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導入科學的統計方法進行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綜合評價,實現科學化的指標體系。另一方面,通過有效的指標體系分析,凸顯影響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從而為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數據支持,推動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優化升級。
(基金項目:2015 年廣東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編號 2JY15030;作者單位:廣東醫科大學。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