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環
摘要:做一頭不倦的牛,無怨無悔地付出。做點燃孩子理想的火種,普遍關注和期待每個孩子。做家教的“探路者”,永遠走在教育創新的前列。
關鍵詞:無私奉獻 精益求精 專業化成長 普遍期待 不斷創新
1981年,我以全鄉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師范學校,我是家里第一個考出來的孩子,因為在“唯成分論”的時代,哥哥、姐姐們沒有這樣的機會,我因此特別珍惜。從那時起我便憧憬自己當教師的神圣與光榮,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加入了黨組織。畢業后來到三中工作,從此便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給了學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糾正學生一個缺點,班級有一點進步,都讓我心里充滿了愉悅和幸福。三十三年的教學生涯,三十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其間所經歷的既有艱辛,也有快樂,既有挫折也有收獲。它們像一串串互相襯托、晶瑩閃爍的珍珠豐富美麗了我的人生。
一、做一頭不倦的“牛”
記得1989年10月,學校舉辦藝術節,我精心編導利用休息日排練的歌伴舞,正演出時,錄音機卡了殼,不出聲。這件事給我的震撼很大,我心里默想:經過準備,彩排的節目都會出錯,那么每天講課,找學生談話,并沒有彩排,時時都在現場直播,一旦出錯,若不能及時發現,豈不遺誤學生的一生?于是我默默下決心,每個教育教學行為的實施,必事先周密考慮到細節,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累了,病了也不敢有半點懈怠。孩子兩個月,我就接了兩個班的課,一個班班主任。我常愧疚的說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父親病重,不能及時趕回,母親晚年,不能近女兒的孝心。我把時間都給了學生,也因此留下了我心頭永遠的痛。在教學中,我常想起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的一句話:“高度熟練,真才實學,有本領,有技術,手藝高超,實事求是,不辭辛苦——這才是最吸引孩子們的東西”。所以我覺得要當一名出色的老師,首先是在課堂上贏得學生們的佩服。所以一方面苦練教學基本功,說、寫、畫、制樣樣都熟練精通,另一方面我也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1993年,我開始內化青浦教學法,經過兩年實驗,成績顯著,所撰寫的論文在全區教研會上交流。
做好班主任就意味著超負荷工作,沒限制學額時,我的學生班額都很大。到1994年入學的學生多達108人,人稱一百單八將,同時,我還要教兩個班的數學課,從初一帶到初四,我幾次病倒,先后患胰腺炎、結腸炎、腎結石,是學生的張張笑臉讓我戰勝病魔始終與他們在一起。
2002我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每班85人,兩個班共170人。一學期下來,我又患上了胸膜炎,單是抗結核的‘利福欣每天點兩組,一直點了75天。就是這種情況下,我也沒間斷對班級的管理,未等痊愈我就投入兩個班的教育教學中,四年里我與所有任課教師精誠團結,密切協作。這一屆學生在2006年中考取得優異的成績,升入一中65人,升入二中83人,并有多人被外市、縣重點中學錄取,總平均分在全市遙遙領先,全市個人總分前三名的學生全出自我的班級,第一名李昊原;第二名張璐;第三名郭兆洋。
看到家長把幾代人的希望交到我的手上,我倍感肩頭責任的重大。超負荷工作,代價當然是健康,但看到學生的進步,我仍是無怨無悔地付出著。
二、做點燃孩子們理想之炬的“火種”
漸漸的我發現作為一名出色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僅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工作而無底線的傷害自己的‘殉道者不僅是可憐的而且是可悲的。現代教育呼喚身體健康、懂生活,有情趣、很專業的復合型教師。因此,無論工作多么忙,我都堅持學習了許多傳統和現代的教育教學理論,特別是接受了現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使我逐漸成長為專業化的教師,2006年秋季入學的學生,以電腦分班,限制了擇班,所以這一屆的學生素質比以前的五屆相對差一些。學困生,厭學生多,針對現狀,我普遍關愛,而且關注個性,關注發展。我采用列“優點單”的方法,就是采用彩色卡紙為每個同學只列優點。“縱向激勵法”既和他自己比,只要能超越自己就表彰獎勵,使這些基礎差的孩子,看到了希望,逐漸鼓起勇氣,奮起直追。對個別的智障生我也不拋棄,不放棄。楊強同學,因患腦癱,走路都搖晃,數學課他根本什么都聽不進去。剛入學時數學摸底只有三分,我只要求他會最基本的定義和運算,常常手把手的單獨教他幾遍,逐漸喚起他學會思考、學會交流,成績也有了提高,課堂活動也比以前愿意參與了,過去茫然空洞的眼神中,充滿了驚喜和希望。我常常用期待的目光注視學困生上課的表現,傾聽他們內心的煩惱,使他們不斷的振作起來。使許多孩子在“皮特馬利翁效應”的運用中,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普遍的期待,從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同家長攜手做家教的“探路者”
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程度,不僅能得到學生的崇拜,還能得到家長的信任。一些家長像養小寵物一樣對自己孩子只有物質的給予和本能的愛,而缺乏責任,缺乏愛的智慧,使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出現很多問題。老師首先應該閱讀大量的家教書來提高自己。比如:周弘、盧勒、孫云曉、等國內教育專家所著的家教書籍。還有國外如:阿姆斯特郎寫的《孩子你一定能成功》《第一母親》,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家教主張《他們影響了全世界的家庭》等書籍,掌握了一定家教理論和方法,然后通過各種形式來影響家長。每次家長會,都應該把它做成家庭教育指導會,或優秀家長的經驗交流會,使許多家庭受益。在我的影響下,許多不會教育孩子的家長,改變了過去空泛的說教和粗暴的拳頭,改善了親子關系,讓家長意識到了“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
四、做一面飄揚的“旗幟”
課堂上,呈現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備課。以富有感染力的語音語調,精煉的語言、傳情的眼神、親切的表情、精巧的課堂設計,使每一節課都成為讓學生驚喜的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教研中,積極投入,互相切磋。杜威先生在活到九十幾歲的時候感慨了一句,他說:我還是要承認教育是門神秘的藝術。他探索了七十多年,最后還是回到了這句話:教育是門神秘的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師者生命的意義也在于不斷地創新和追求,作為優秀的師者就應該高擎飄揚靈動的創新大旗,用丹心譜寫綠葉之歌!
參考文獻:
[1]張文質.教育是慢的藝術[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澤厚.獻給中小學教師《教育·人生·美》[J].教師,2013,(35).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倫市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