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慧
摘要: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包含了十分豐富的知識內容,很多知識點也較為抽象,特別是對于力學這部分知識點的學習時,不但要求我們對力學公式有充分的理解,同時還應當對受力情況有準確的分析。作為一個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物理量,要讓自己深入的理解力學知識點,就應當對學習技巧予以總結,選擇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一物理 力學 學習技巧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對我們學好一門課程而言非常關鍵,它不但可以讓我們在答題時事半功倍,同時還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能力得以提升。對于高一物理力學知識的學習,具備一定的技巧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所總結和積累的學習經驗,希望能夠對其他同學有所幫助。
一、養成物理思維習慣
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開始階段,很多同學的思維意識都處在一種懵懂狀態,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有所不足,另外由于物理力學部分知識相對枯燥,我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必須要讓自己堅定學習信念,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學習。
要培養良好的物理思維需要強調細節問題,這通??梢詮南旅鎺讉€方面來說:第一,在書寫各種物理符號時要盡量做到規范,不能夠為了求快而不重視物理符號自身具備的表達物理本質內容的意義,物理符號屬于物理語言,在書寫的過程中保持規范特別是對大小寫和下標的含義應當準確的表達,養成正確使用物理語言的良好習慣;第二,在書寫各種方程式以及演算步驟時要做到規范,解題思路往往是通過方程式來表達的,所以工整的演算步驟可以讓老師更清楚我們的思路,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問題;第三,因為高一物理力學方面的題目較難,我們在面對一些復雜問題時很容易讓思路混亂,特別是考試時的壓軸大題,在遇到這些題型時要保持清醒,做到仔細讀題,列出解題可能用到的物理定理或公式,再進行之后的計算與推導。
二、學會總結重點內容
當前,我們看到大部分高中物理老師都會選擇整章齊下、重難點攻克的方式來為我們講解知識點,老師對力學部分知識內容的總結與歸納顯得十分有條理性,對力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深刻,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很多同學都可以更加高效的學習知識,能夠有效促進自身學習成績的提升。然而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對重點內容進行及時的總結,比如說牛頓第二定律的使用,其公式是:F=M×a。牛頓第二定律成功的把力和重力加速度結合在一起,讓物體的整體受力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表達,我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在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上對其予以進一步延伸,因為在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學習時我們往往會考慮到其他很多力學的因素,比如說重力、摩擦力、壓力和電磁力等,這些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學會構建知識模型
在學習高中物理力學部分的知識內容時,不單單要對基本的概念公式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同時還需要對概念中的理想化模型有基本的認知,了解其研究過程。理想化模型屬于一種十分重要的科學抽象化方法,即是在進行研究時需要強調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進而實現簡化研究問題的目的。比如說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理想化運動模型,質點、點電荷等理想化模型,能量守恒定律,這些都能夠稱得上是一個相對理想化的定律或概念。在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時也是一個建立物理模型的過程中,所以當我們在碰到一些相應的作業習題時,應當根據相應的模型來建立思路,從而更快速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學習的最高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碰到下面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引進理想模型的原因;二是理想模型和實際模型的差異;三是怎樣合理的建立理想模型;四是對理想模型進行研究的重要意義。對學生來說,我們需要對上述幾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充分的思考,在探究物理規律的過程中能夠對物理模型的主要作用有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認知,同時在進行解題時可以正確的運用。
四、掌握物理解題技巧
一方面是要仔細審題,清楚理解題意。高中物理力學綜合題通常囊括了多個物理過程以及多個研究對象,其中應用了多個物理概念與規律,解題難度相對較大。力學綜合題的特征主要是對知識點的綜合應用,力學研究對象不僅能夠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系統,整體作為研究對象能夠處理整體以外物體對整體的相互作用,簡化計算過程;單個物體一般處理物體內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解題過程中選擇正確的研究對象能夠有效提升我們的解題效率。通過仔細審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準確的了解問題的含義與目的,結合題干來尋找已知條件,了解題干屬于力學的哪個模塊,分析題干中是否存在隱藏條件,分析其中的變量和不變量,確保解題過程中的思路清楚,避免存在南轅北轍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合理歸納。清楚題意之后應當對研究對象展開受力分析,這也是高中物理力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因為物體往往存在不同的受力情況,處于不同的運動狀態,所以準確的受力分析是處理好力學問題的基本前提。單個的研究對象可以選擇隔離法來展開分析,整體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研究整體以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可不需要對內力進行分析,要注意不能缺失相關力,進行受力分析時能夠根據“重力-彈力-摩擦力”的順序進行。除非在真空環境下,所有物體都具有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都需要接觸面的接觸力,我們應當對這些力學概念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正確作出受力圖,查看各個力是否具有施力物體防止“多力”,或根據順序作受力圖,防止“漏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強調多種方法的應用。對于學習技巧來說,我們應當對高一物理力學知識的各種不同學習方法予以總結,讓自己在力學這部分知識內容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如魚得水。我們應當保證自己具備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另外對于我們學生而言,還需要強調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自覺的養成找到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學習的良好習慣。我相信只有我們能夠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做到持之以恒的努力,必然能夠真正掌握力學部分的知識,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馬馳原.力學實驗學習在高中物理的思考[J].山東工業技術,2017,(12).
[2]王嘉慧.芻議高中生在物理力學學習中存在的思維障礙[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
(作者單位:河南省淮陽第一高級中學高一陽光部31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