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杰草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接觸最早的科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它關乎到學生未來學業生涯,甚至是以后的工作、生活,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數學教學一直以來也得到了相當大的重視,然而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容易發現:就算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數學基礎以及成績差距都會很大,由此導致種種的教學問題,很難實現教學的均衡發展。本文就筆者數年來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簡要談一下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納入生活元素,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
關鍵字:小學數學;教學;經驗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39-01
1.讓學生覺得數學是有趣的
在課堂上,我經常巧設疑問,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山窮水盡疑無路"處,體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進而再讓做對的學生當別人的小老師。這種探索的過程不但使學生覺得數學是有趣的,更讓他們體會到學數學是快樂的。例如,教了有理數的乘方以后,我讓學生做課后的兩道習題,趣味性非常強,下課了,有的學生遲遲不肯離開教室,原來是鉆到數學里拔不出來了。有的學生告訴我說:"老師,原來數字有這么大。"還有的學生問我:"老師,還有其他數字嗎?"我順勢引導學生:"這類題有規律嗎?換道類似的題你有信心挑戰嗎?你能給自己出一道這樣的題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躍躍欲試,都不同程度地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有人說:"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被強制性地去思考",學生更是如此。"我要學"和"要我學"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每一學期初,我都會及時地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想學、樂學、愿學、會學。
2.賞識激勵,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在作業中畫笑臉,在卷子上寫評語或寫一張紙條悄悄壓到學生的作業本中,給學生一個驚喜或一個提醒,這些都是我的一貫做法。有時,也會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進步的同學哪怕是有一點點進步。總之,在與學生相處的每一天都會讓不同的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我的體會是:老師在課堂上不要吝惜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反饋,哪怕是點一下頭或豎一下大拇指。
3.開展在實踐中"做數學"
3.1 在有效的數學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建構新知的能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大腦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有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抽象思維與雙手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起這些區域積極活動起來。"數學知識只有學生親身的主動參與、動手實踐、自主探究,才能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寬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的、自由的、開放的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性地獲得有關的數學知識。
如在學生學習正方形四條邊的關系時,我讓學生觀察、猜想、驗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這一特征。有的學生通過度量四條邊的長度后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有的學生用一根紅線與正方形的四條邊比試后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有的學生把正方形的紙片先進行對折發現對邊相等,再沿對角線對折發現鄰邊相等,由此可推出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中、在交流研討中、在合作互動中、在情感體驗中去"做數學",在"做數學"中建構新知。《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數學實驗是一種手、腦、眼多種感官協調參與下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度,有利于激起大腦中探究區域的活躍,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在動手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提高探究能力。
3.2 在有效的數學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體驗生活的能力。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鏈;日用之繁,無一不用數學。"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突破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封閉狀態,讓學生置身于一種開放的、動態的、主動的、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將知識與經驗,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家庭、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豐富、自由的自然體驗、社會體驗、文化體驗、勞動體驗等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數學知識融會貫通,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有效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巴、空間和時間,我們就要讓學生到課外去,到社會中去,把課堂上學習的的知識擴展延伸,去解決社會實踐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激發他們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應用意識,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數學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中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自我發現問題,自我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有意識的用數學觀點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并自覺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系,從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真正實現數學的價值。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培養的不僅僅是一種專業知識,不僅僅是一項技能,更是培養一種心態,培養一種精神。只要在教學中我們多用點心,相信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