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龍
摘 要:歷史比較教學方法是為學生呈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歷史內容或事件,引導其進行觀察和辨別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提高其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加深其對歷史內容或事件的印象,從而有助于提升歷史教學的效率。主要探究了歷史比較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歷史比較方法;高中歷史教學;運用
高中歷史課程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各個階段的歷史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民族精神和社會認知能力的重要人文學科。為了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打破原有的教學界限和框架,采用歷史比較方法為學生梳理歷史發展脈絡,增強其對歷史知識體系的理解,才能真正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1]
一、歷史比較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體系
在運用歷史比較方法的過程中,需反復并不斷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深化,因此就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還要能通過對比不同的歷史對象,發掘其各自的特點。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其自身已掌握的知識,而且通過綜合分析、比較、概括、表述,能使其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增強。此外,歷史比較方法還有效避免了學生將歷史現象局限在固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割裂了歷史現象之間的客觀聯系,使學生有效把握統一的歷史進程,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體系。
2.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
歷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區別在于歷史知識大多屬于理論概念,且敘述的歷史事件均已經發生,因此教師無法采用試驗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且由于其授課方式枯燥無味,還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而歷史比較方法轉變了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歷史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綜合能力。
3.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運用歷史比較方法進行教學之前,其必須認真鉆研歷史教材,找出歷史現象的本質、歷史發展的線索和客觀規律,明確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等,才能更好地將這些內容傳授給學生。而教師在探索具體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會使得其自身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日積月累,其教學質量和能力必然會提高。
二、歷史比較方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主要運用方式
1.橫向比較法和縱向比較法
對歷史現象進行共時性比較的方法稱為橫向比較法,其比較的出發點為空間角度,通過對相同時代的不同地域、民族、國家的歷史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和差異,并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這樣不僅能使教師和學生突破自身的思維空間局限,且能有效把握不同空間歷史現象的共同運動規律和本質聯系。通過分析不同歷史事件的差異性規律和特殊性,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龐雜的歷史現象和事件的理解和記憶。縱向比較法是用來區別不同歷史現象和事件各自發展階段的不同特點的,其比較的出發點為時間角度,通過比較和分析相同的地域、民族、國家的不同發展時期和不同歷史階段的歷史現象和事件,找出其中的共同點和差異,并探索差異產生的緣由,也能有效加深學生對龐雜的歷史現象和事件的印象。
2.宏觀比較法和微觀比較法
考慮到不同歷史對象之間的質量和數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采用歷史比較方法教學時,需根據比較對象所包含內容的不同,適當選擇宏觀比較法或微觀比較法。宏觀比較法是以宏觀的歷史整體為視角,對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高度概括的研究和比較。通過比較分析,有助于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歷史現象、事件的本質和規律,并且有助于其系統地認識歷史。以特定的歷史背景為出發點,對個體的、局部的歷史問題以及獨特的歷史現象進行具體和詳細的比較分析被稱為微觀比較法,其切入點為思想、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比較內容包含了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歷史觀點等。[2]
3.求同比較法和求異比較法
在歷史教學中使用最廣泛的教學方法為求同比較法和求異比較法,為了區別相似的歷史現象,需合理分析和比較歷史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了解歷史現象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研究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等方面的相似點或相同關系的方法為求同比較法,其可用于探尋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發展規律,其學習歷史將會變得相對容易。求異比較法是通過對比表面相似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現象、人物、事件等,并探究其中的差異點。通過差異對比,不僅能有效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歷史知識點混淆的現象,還能有效培養學生正確的民族精神。例如,教學中英鴉片戰爭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關天培等人的為國捐軀的事跡與琦善等人的妥協投降丑態,使學生認識到作為民族英雄所需具備的素質,促進學生不斷向民族英雄靠齊。
由于我國在各個時期的社會狀態存在一定的差異,若采用傳統灌輸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歷史發展脈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勢必使學生難以掌握教學的知識點。而歷史比較方法是通過采用橫向比較法和縱向比較法、宏觀比較法和微觀比較法、求同比較法和求異比較法等多種不同的比較方法,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體系,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因此,廣大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對比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愛芹.談歷史比較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7):73.
[2]罔朝峰.淺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15):158.